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yeec近年来原创帖合集 本站基础知识下载汇总 yeec网站学习币充值链接 学习中心正式上线

AU8系列前带监测功能的设置

[复制链接]
郑振寰 发表于 2025-10-29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U8系列前带监测功能的设置
钩状效应即HOOK效应,是指由于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而导致假阴性的现象,其中抗体过量叫做前带效应;抗原过量叫做后带效应。常常混称为带现象。
前带判断值的确定
差值法和比值法都采用类似的判断依据。选取前后组读点后,先使用校准品当作样品测试,得到前后组读点的吸光度值,按照公式正确计算出差值或比值,当作正常标准的边界值。
校准品经过特殊处理,不可能出现前带现象。校准品一般选择中值附近的值。
然后在判断依据中,设置低于或大于边界值判断为前带现象。
但至于低于或大于边界值并不好判定。所以以判采用前带样品梯度稀释的方法测试一些列样品,找到刚刚没有出现前带的前后两个样品的数据作为参照。
不进行前带判断的低值
这一步确认比较麻烦,需要根据不同的机型,不同的试剂及参数进行尽可能多的标本测,一般采用正常标本进行梯度稀释测试判断,以出现误判的那个标本为基准,将相关的吸光度数值作为依据。
前带子读点一般在启动反应前后的几个点,前带主读点一般在启动反应后的最后几个点。前带读点与计算读点并不冲突,同时LIH监测与底物耗尽监测也不冲突。
差值法:有些机型称之为Sub法,终点法推荐使用。就是在反应曲线上选择两组数据点,后组点减去前组点的差值超过一定的范围,被认为是前带现象。
比值法:有些机型称之为Ratio法,速率法推荐使用。就是在反应曲线上选择两组数据点,后组点速率与前组点速率的比值超过一定的范围,被认为是前带现象。
AU系列机型的前带监测界面
MenuList- Parameters-Misc.- Data Check Parameters
菜单-参数-其它-数据检查参数
其中设置前带参数是用于折线方式的校准,我们一般不采用。

AU
系列机型的前带监测适用范围
适用于终点法End、速率法Rate、固定点法Fixed;
仅限于反应方向为+的项目;
适用于标本测试、质控测试。试剂空白和校准测试不进行前带检查。
AU的前带检查Pro-zone Check或称为数据检查Datacheck,分为三种检查方法Logic Check 1-3(逻辑检查1-3)。三种检查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以下提到的吸光度值是采用双波长校正和RB试剂空白校正后的吸光度值。
查看各点吸光度的方法:反应监测中的常规-数据显示
前带判断:
有四种检查类型,选择其中一种:
Pattern 1 同时符合公式1和公式2,判断为前带;
Pattern 2 符合公式1但不符合公式2,判断为前带;
Pattern 3 符合公式2但不符合公式1,判断为前带;
Pattern 4 同时不符合公式1和公式2,判断为前带。
同样,针对样品类型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判断。
下面逐步介绍各检查方法和举例:
1 Logic Check 1(逻辑检查1)
C1:check point 1 (0 ≤Cl<27) 检查点1
C2:check point 2 (Cl<C2<27) 检查点2
C3:check point 3 (C2<C3≤27) 检查点3
K:Decision Value 1(0K2.0) 判断值K
L:Decision Value 2(KL9.0) 判断值L
M:Decision Value 3 (0M3.0) 判断值M
前带计算公式
公式1: K≤(OD(C2)OD(C1))/(OD(C3)OD(C1))L
检查点2减去检查点1与检查点3减去检查点1的比值,在判断值K与判断值L之间。
LP1: Limit point 1 ( 0≤LP1<27)  限制点1
LP2: imit point 2 (LP1<LP2≤27) 限制点2
公式2:(OD(LP2)OD(LP1))≥M
终点法举例:
C1读点可以选择P0或P10点,也就是R1试剂空白点或R2加入之前的点。
C2一般选择R2加入之后的几个点,例如P11、P12、P13点等。
C3一般是终点,可以与反应参数设置的读点相同。
LP1可以与C1点相同,LP2可以与C3点相同。
例图中,C1和LP1等同,C3和LP2等同,C2位于P11-P13之间。
正常标本的情况是C1<C2<C3
根据公式得知:
公式1:K≤(OD(C2)OD(C1))/(OD(C3)OD(C1))L
公式2:(OD(LP2)OD(LP1))≥M
由于采用三个点的差值相比的方法,可以规避反应幅度的不同。
选取中值(可以是正常范围中的中值,也可以是测量范围的中值,还可以用中值校准品)标本的各点吸光度值,计算(OD(C2)OD(C1))/(OD(C3)OD(C1))的值,然后用高低值(没有前带现象的)标本进行验证,得出A值。
选取明显和过度前带现象的标本,测试后,利用公式1计算得出B值。
选取正常标本进行梯度稀释,找到曲线中C2明显大于C3的稀释浓度,将这个标本的最终LP2-LP1的值作为C值。
根据不同的项目和公式1、2的判断依据,从A、B、C值中判断及赋值K、L、M,并依次决定采用哪种判断方式。
各标本吸光度值及各值的取值
  
  
正常标本
前带标本1
前带标本2
低值标本
C1/LP1
0.4
0.4
0.4
0.4
C2
0.6
0.8
0.85
0.45
C3/LP2
0.75
0.6
0.78
0.5
公式1  
0.5714
2
1.1579
0.5
公式2
0.1
C1/LP1=P10,C2= P13,C3/LP2=P27
赋值K=1(0.5714和1.1579之间)
赋值L=2<L<9(一般选择最大范围的9)
公式1:1≤(P13P10)/(P27P10)<9
赋值M=0.1
公式2:P27-P10≥0.1
判断依据选择Pattern 1
速率法举例:
C1读点选择P11点或之后,也就是R2加入之后的点。
C2一般选择R2加入之后和参数读点区之间的点。
C3一般是曲线最后几个点,或参数读点区的最后点。
LP1可以与C1点相同,LP2可以与C3点相同。
例图中,C1和LP1等同,C3和LP2等同,C2位于P11-P13之间。
正常标本的情况是C1<C2<C3
根据公式得知:
公式1:K≤(OD(C2)OD(C1))/(OD(C3)OD(C1))L
公式2:(OD(LP2)OD(LP1))≥M
由于采用三个点的差值相比的方法,可以规避反应幅度的不同。
选取中值(可以是正常范围中的中值,也可以是测量范围的中值,还可以用中值校准品)标本的各点吸光度值,计算(OD(C2)OD(C1))/(OD(C3)OD(C1))的值,然后用高低值(没有前带现象的)标本进行验证,得出L值。
吸光度数据
  
  
正常标本
前带标本
低值标本
C1/LP1
0.45
0.5
0.41
C2
0.52
0.62
0.45
C3/LP2
0.8
0.89
0.48
公式1  
0.2
0.2449
0.5714
公式2
0.07
C1/LP1=P11;C2=P15;C3/LP4=P25
K=0.22;L=9;M=0.07;判断依据选择Pattern 1
下图是CRP项目的前带检查设置示例:
2 Logic Check 2(逻辑检查2)
C : check point 1 (0≤C<27) 检查点
LP1 : Limit point 1 ( 0≤LP1<27) 限制值1
LP2 : Limit point 2 (LP1<LP2≤27)限制值2
S : Check Point Interval(0<S<7) 间隔点
K : Decision Value(0≤K99.999)判断系数1
M : Decision Value(0M3.0) 判断系数2
根据判断系数计算出判断值
Judgment valu A 判断值A
=(OD(C+S)OD(C))/(OD(C+2S)OD(C))
Judgment value B 判断值B
=(OD(C+2S)OD(C+S)/(OD(C+ 3S)OD(C+S))
Judgment value C 判断值C
=((OD(C+3S)OD(C+2S))/(OD(C+4S)OD(C+2S))
从判断值A-C中,识别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计算均值。
前带计算公式
公式1:
(最大值最小值)/均值≥K
公式2:
(OD(LP2)OD(LP1))≥M
按照S间隔点,从C点依次延续四次,共五个检查点进行公式1的计算。
终点法举例:
吸光度数据
  
  
正常标本
前带标本1
前带标本2
低值标本
C1/LP1
0.4
0.4
0.4
0.4
S
0.6
0.8
0.8
0.47
2S
0.72
0.76
0.88
0.45
3S
0.74
0.69
0.85
0.48
4S/LP2
0.75
0.6
0.78
0.5
A
0.625
1.1111
0.9090
1.4
B
0.8571
0.3636
1.6
2
C
0.6667
0.4375
0.3
2.5
均值
0.7163
0.6374
0.9363
1.9667
公式1  
0.324
1.1727
1.3884
0.5593
公式2
0.1
C/LP1=P10,S=4(P14,P18,P22,P26),LP2=P26或P27
K=0.4
M=0.1
判断依据选择Pattern 1
速率法举例:
吸光度数据
  
  
正常标本
前带标本
低值标本
C1/LP1
0.45
0.5
0.41
S
0.52
0.62
0.45
2S
0.62
0.75
0.46
3S
0.72
0.8
0.47
4S/LP2
0.8
0.89
0.48
A
0.4118
0.48
0.8
B
0.5
0.4643
0.5
C
0.5556
0.3571
0.5
均值
0.4891
0.4338
0.6
公式1  
0.294
0.2833
0.5
公式2
0.07
C/LP1:P11,S:4 ( P15,P19,P23,P27 ),
LP2:P27
K=0.2900;M=0.07;判断依据选择Pattern3
3 Logic Check 3(逻辑检查3)
C : check point 1 (0≤Cl<27) 检查点
LP1 : Limit point 1 ( 0≤LP1<27) 限制值1
LP2 : Limit point 2 (LP1<LP2≤27)限制值2
S : Check Point Interval(0<S<7) 间隔点
K : Decision Value(0≤K99.999)判断系数1
M : Decision Value(0M3.0) 判断系数2
根据判断系数计算出判断值
Judgment value A=(OD(C+S)OD(C)) 判断值A
Judgment value B=(OD(C+2S)OD(C+S) 判断值B
Judgment value C=((OD(C+3S)OD(C+2S)) 判断值C
Judgment value D=((OD(C+4S)OD(C+3S)) 判断值D
从判断值A-D中,识别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计算均值。
前带计算公式
公式1
(最大值最小值)/均值≥K
公式2
(OD(LP2)OD(LP1))≥M
与Logic Check 2 逻辑检查2的设置方式类似,但公式1的计算方法不同。
终点法举例:
吸光度数据
  
  
正常标本
前带标本1
前带标本2
低值标本
C1/LP1
0.4
0.4
0.4
0.4
S
0.6
0.8
0.8
0.47
2S
0.72
0.76
0.88
0.45
3S
0.74
0.69
0.85
0.48
4S/LP2
0.75
0.6
0.78
0.5
A
0.2
0.4
0.4
0.07
B
0.12
-0.04
0.08
-0.05
C
0.03
-0.09
-0.07
0.145
均值
0.0925
0.5
0.095
1.9667
公式1  
1.081
0.98
4.9474
0.6207
公式2
0.1
C/LP1=P10,S=4(P14,P18,P22,P26),LP2=P26或P27
K=1
M=0.1
判断依据选择Pattern 1,但此方法明显不适用。
速率法举例:
吸光度数据:
  
  
正常标本
前带标本
低值标本
C1/LP1
0.45
0.5
0.41
S
0.52
0.62
0.45
2S
0.62
0.75
0.46
3S
0.72
0.8
0.47
4S/LP2
0.8
0.89
0.48
A
0.07
0.12
0.04
B
0.1
0.13
0.01
C
0.1
0.05
0.01
均值
0.0875
0.0975
0.0175
公式1  
0.342
0.8205
1.71
公式2
0.07
C/LP1:P11,S:4 ( P15,P19,P23,P27 )
LP2:P27
K=0.5;M=0.07;判断依据选择Pattern 1。
下图是D-D二聚体的前带检查设置示例:
判断出前带现象后,结果出现Z旗标,如果前带判断公式中的数据出现问题,会出现&旗标。
对于出现前带现象的标本,可以采用前带设置中的多点校准曲线进行结果计算。
在前带设置按钮中,可以使用专用的多边形折线多点校准曲线,对前带数据进行计算。
如果使用前带校准曲线进行计算的结果,会出现旗标bZ,这个结果本身也不应该报告,应该据此设定稀释倍数重测。


本文图片过多,下载附件方便查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看贴要回是本分,有问必答是人才,解决问题回贴是公德.
医疗设备维修.维修咨询(请尽可能在论坛提问),协助维修,上门服务.
电话:13991827712

yeec维修网视频培训资料购买链接
BeckmanCoulter DXA系列培训资料
Ortho VITROS 系列培训资料
Ortho enGen_ThermoFisher TCA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培训资料
Roche Cobas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培训资料
Roche Cobas modular系列分析仪培训资料
Horiba-ABX Yumizen系列培训资料
DiaSorin Liaison系列培训资料
Advia2120培训资料
Inpeco-Aptio系列培训资料
Atellica Solution系列培训资料
Siemens Immunoassay系列培训资料 西门子化学发光系列
SIEMENS Advia系列培训资料 西门子生化系列
Toshiba/Abbott系列培训资料 东芝雅培生化系列
Abbott Architect 系列培训资料 雅培生化化学发光系列
ACL TOP 系列培训资料 沃芬TOP血凝系列
BeckmanCoulter Immunoassay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化学发光系列
BeckmanCoulter DXH 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DXH血球系列
BeckmanCoulter自动样品处理系统介绍性培训资料 贝克曼前后处理流水线系列
BeckmanCoulter AU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AU生化系列
BeckmanCoulter DXC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DXC生化系列
LaboSpect003/008/AS 7100/7180分析仪培训资料
Horiba-ABX系列培训资料 Horiba-ABX血球系列
Sysmex 血凝系列培训(CA/CS)
Sysmex 尿液分析系列培训(UF1000/5000/UC3500)
Sysmex 血球系列培训(KX21/POCH/XS/XT/XE)
Sysmex XN系列培训(XN-L/XN1000/XN2000/XN3000/XN9000)
Sysmex HISCL系列培训
可直接淘宝店铺购买https://yeec.taobao.com,或咨询手机/微信:13991827712,QQ:6770823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手机版|小黑屋|加入QQ群|yeec维修网

GMT+8, 2025-10-30 01:03 , Processed in 2.715500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