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yeec维修网 返回首页

郑振寰的个人空间 https://www.yeec.com/?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维修人生-27-这就是结局?

已有 1020 次阅读2016-12-19 17:24 |个人分类:五虎故事及外传| 维修

这就是结局?

王华走后不几天,张处长的两个老同学就找到了陆建新。他们来的目的是想让自己的子女跟陆建新学一段儿时间,交学费,就学基本功和规矩,设计和维修的规矩与技巧。这两家的孩子一个是男孩一个是女孩儿,都是同一所大学第二年的毕业生,现在正在实习,两家商量如其找单位实习不如请师傅,加上张处长早有信来,所以他们就过来看看。陆建新听他们说明来意,有些不知所措,认为自己教不了他们什么,首先自己的理论就不如他们,这要说实践自己可能比他们强些,但这里什么都没有,也就不存在什么教不教的。但两个孩子还是被陆建新单位维修室内杂乱摆放的机器吸引住了,看了半天之后,女孩儿说这机器好复杂,别看小巧,但里面的结构和程序算法非常难。陆建新听她这么说,感觉这孩子有戏,于是对二位家长说,给他时间考虑一下,顺便问问张处长和师傅。问张处长是问问怎么回事,问师傅是问自己能否收徒,这都是规矩。

晚上与张处长通电话,这才得知这二人跟张处长当初在学校是换帖子的弟兄,关系一直走的很近。两个孩子从小青梅竹马的,也是娃娃亲,有着共同的爱好和性格。双方家里都预感到将来毕业的时候就业会很困难,而且两个孩子性格和喜好都一样,怕没有互补将来合不到一块儿,所以送到陆建新这里来学学规矩,学学思路,并让陆建新教会二人尽可能的互补互助,因为两个家庭打算自己开公司,需要子女帮忙。至于是否算收徒,张处长认为用不着问师傅,不算收徒就算收了两个学生罢了,再说,人家也给钱的,不需要跟师傅说。就这样,陆建新听了张处长的话,收了这两个学生,两家人第一年给了2万做报酬。

陆建新用了2周时间跟他们串讲了他们3年的大学课程,发现女孩儿的头脑很灵活,男孩儿的基本功很扎实,两人一个图看的明白一个话说得清楚,女孩儿不爱说话,一句话说出来击中要害,但给人的感觉有些硬,而男孩儿说话慢,吐字很清楚,慢条斯理的。二人有这共同的弱点,就是都没干过活儿,手上没活儿,思路也就没有了。于是,陆建新从手边上客户送修来的机器入手,让他们开始动手了。

陆建新对二人采取了一种引导方式。在让他们动手之前,先给出一段儿时间让他们分析出来这种机器的结构和实现原理,然后再动手解决或者处理,自己则在一边看着,当发现问题直接干预中断,把错误和思路混乱解决后再进行下一步。当他们解决了问题之后,陆建新会返回来问他们故障出现的原因和机理,以及他们自己认为的杜绝或者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开始二人极为不适应,从未接触过这类设备。但陆建新还是强制性的要求他们这么做,并告诉他们,日后无论见到什么设备都要如此,搞技术的人不可能一辈子守着一种设备玩下去,需要多种设备都要接触,没时间让你学习,只能在平时的接触中学会方法,学会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跟张处长的两位同学商量过后,陆建新让他们联系了这边几家兵工厂进去参观实习,并结识了车间的几位老工人,当然陆建新也是要付一定的费用了。带着这两位学生见识了工厂的机械加工设备,并且逐台讲解了动作原理,操作原理和实现原理,给了两人一个最初步的印象。陆建新发现这些兵工厂的设备并不陈旧,有些甚至非常的先进,远远超过当初机械厂的装备。在老工人的带领下,他们见到了飞机上的发动机,这是模仿50年代英国的发动机,但我们现在都还不过关。陆建新为此感叹道,13亿人居然找不出几个能设计制造这个玩意儿的人,整个国家的基础工业还是不足,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性能,告诉二人这就是现状,需要一代一代不懈努力才能扭转的现状,这就是事实,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这一点陆建新很清楚,这不像设计应用类产品,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躲过专利或者加工难点,在飞机上是无法回避发动机这个事实的,除非你不用发动机,而不用发动机的飞行器是什么呢?目前除了气球风筝好像没有别的了。

二人的底子还是很厚实的,几个月过后,已经可以跟陆建新探讨一些深层机理性的问题了,这让他很欣慰,因为比起网站上那些提问的人来说,这二人的提问更具有思考性和预见性,而网站上的提问则大多是很低级的,甚至连入门都算不了。年底的时候,陆建新给了二人一个课题,如何自己从头到尾的设计制造一台这样的设备,他让两人出一个细致的可操作的方案。结果,二人准备了1个月,写了一本书,陆建新修改了9次,三个月后,让他们打印出来装订好,告诉他们这就是他们将来做事的基础,逻辑性条理性可操作性可控制性都在里面了。剩下的几个月,陆建新让他们自己找事情做,自己只是在旁边看着,很少干预,只是在事后指出他们的不足甚至错误的地方。他们毕业后,陆建新不建议他们直接去父母们开的公司做事,而是征求了他们父母的意见后,把男孩儿送到了远洋货轮上做事,跟着船出海,维修维护船舶设备,包括通讯导航设备。上了船4个月后, 男孩儿用卫星电话给陆建新打来电话,兴奋的告诉他,在船上见到了陆建新设计的远程调度系统,线路板上有陆建新特有的标志LJX,这让男孩儿吃惊不已,询问是什么时候设计的?陆建新计算了一下说几乎是8年前了,并询问了使用情况和故障原因。当得知是线头脱落并不是电路故障,而且使用效果很好,至今仍然在发挥着作用时,陆建新开心的笑了,无声的笑了。陆建新把女孩儿送到了新疆一家比较大的同行那里做事,做维修,甚至搬搬抬抬的发货送货,很是辛苦。但就是在那里,女孩儿学会了开车,学会了与人交往,学会了自立。三年后,二人的婚礼陆建新没有参加,因为陆建新被下了病危,差点儿没命。五年后,二人分别辞职回到西北,开始给自己的家族公司做事。

陆建新在西北过了第二个春节,还是与琳蕊一起过的。小琳蕊整整等待了一年,就为了年三十儿的晚上自己痛快的放鞭炮。下楼之前,陆建新千叮咛万嘱咐,放鞭炮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一定要带上手套,免得炸伤自己。结果,放的欢实的琳蕊嫌手套碍事,摘了揣在口袋里,用手放炮的时候没来得及扔,炸在自己手里了。好在仅仅炸伤了手指尖,当时就红肿了。琳蕊捂着手指半天,强忍的泪水没有流下来,一声不吭。陆建新问她疼不?她说不疼。陆建新并没有拉开她的手看伤势,而是在旁边等着,等着她缓过劲来继续玩。陆建新认为这类事情孩子早晚要遇到的,从小就对琳蕊采取一种他认为应该的教育方式,从小琳蕊摔倒他都没有扶过,都是让琳蕊自己起来,这次也不例外。当琳蕊缓过劲来,继续放鞭炮的时候,陆建新才放心了。回家之后,让琳蕊洗手,这才看到了伤情,对琳蕊说爸爸说的话当了耳旁风,还记得爸爸的话吗?琳蕊懊悔的说该听爸爸的话来着,带着手套就是,结果嫌麻烦就给摘了,因此遭了报应,以后一定要听爸爸的话。陆建新有些莫名的感慨,想起了姜琳,每次都是如此,事前知道自己的话对,但做起来就忘了甚至故意敌对,出了问题就又想起来后悔,有什么用呢?但愿孩子不会这样,虽然他也不能保证。

在西北这一年多,琳蕊长大了许多。陆建新发现琳蕊跟这边的孩子学了很多在自己身上学不到的东西,有些普遍的90后的特征,懒散,无所谓,无责任无意识,一切都很随意。虽然陆建新认为这是孩子的天性,不管的话也没什么。但陆建新不这么对孩子,认为孩子从小就要学会规矩,知道什么是对的,不要以为大家都这样就自己就也可以这样,可能大家都错了。当然,陆建新也认为自己不是圣人,琳蕊将来也不会是,但还是凡事提醒她,让她注意,意在磨合中让琳蕊养成习惯。琳蕊在爸爸的引导下,很快就纠正了一些问题,也有很多不足是在爸爸提醒的时候改掉,但随后会忘掉,陆建新就再提醒,除非他认为无法容忍的,否则就会姑息一下,仅仅提醒一下让她注意。

春节过后,陆建新继续带那两个学生,也收了另外三个男孩,这三人都是21岁,既是同学又是发小,三人家境不错,父母都是干这行的,认为让孩子学学维修对自己将来的公司有帮助,虽然他们的公司距离西北很远,几乎跨了半个中国,但还是把孩子们送到了陆建新这里,从网站上从陆建新的言谈中,他们认为只有他能带好这些孩子。并且听了陆建新的报价之后,自行决定打了一个折扣,三个人给了25,对此陆建新也没说什么,毕竟他们还要租房子吃饭,差不多也要这个数,不想给孩子负担太大。

开始的两个月,陆建新没有教专业,而是给他们灌输规矩,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他发现这三个孩子跟那两个没法比,不仅仅是基础差的问题,而是做人的态度,其价值观本身就不适合做技术这行。当与他们父母协商后,他们的父母认为孩子只能做这行,跟着自己做,否则他们很难在社会立足的,将来也会坐吃山空的。所以,陆建新就下力气改变他们,不仅言传身教,而且还有些强制性,甚至有些暴躁的对他们吆三喝四。而专业方面,则让开始那一对儿给他们讲,自己在旁边听,事后会纠正一下或者补充。他也在观察这一对儿的能力,发现男孩儿可以将来成为授业解惑之人,而女孩儿则是个幕后策划者,不让其到前台来最好。

当客户有报修或者把设备发来的时候,陆建新总是先给他们讲解结构,原理特别是实现原理,然后再根据现象分析故障的原因,最后再根据已有的资料分析准确的原因,而动手解决往往自己不做,前面的都讲清楚了,就让他们自己动手,解决之后告诉自己原因何在,为什么要这么处理,一劳永逸还是临时应付,是突发事件还是普发事件,如何杜绝等等。有一个叫张天力的,对陆建新最开始的分析很感兴趣,并且每次都是抢着自己分析,把错的地方不对的地方一定要搞明白,他很少动手,大多是在一旁看,然后说出自己的认为,让陆建新做评判。他是第一个叫陆建新师傅的人,但陆建新阻止了他,甚至有些反感,那么他就成了第一个称陆建新为陆老师的人,2年后离开陆建新,没有回到父母的公司,而是自己去一个国际化大公司应聘做了技术,又隔了2年,成为该公司大中华区的技术经理,是全球该公司最年轻的技术经理。那一年的春节,张天力带着自己的女友到陆建新这里来,进门就跪下磕头,强迫陆建新收自己当徒弟,说师傅这两年的引导一辈子受用不完,并且让女友也磕头叫师傅,但陆建新站着扶起来他们,摇摇头说:我的师傅还在,没有师命不能收徒的。

三个孩子慢慢走上正规了,陆建新松了一口气,接着忙着把那一对儿找个单位去上班,联系了原来的通讯电子公司的老板,托人联系了7万吨的远洋货轮,并给男孩儿报考了海员,让他提前走了。女孩儿是在琳蕊生病后推迟上班的,为的是照顾琳蕊。琳蕊这场重病都给疏忽了,陆建新疏忽了,大夫也疏忽了,甚至根本就没有想到,以为仅仅是小问题,就算手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结果差点儿要了小琳蕊的命,三个月后,琳蕊才缓过来,但陆建新却被扒了一层皮,几十万扔了进去,还借了近20万,没办法。陆建新等琳蕊的病好些了,就卖掉了车,先还了临时借款,而王刚的钱只好再拖了。等琳蕊出院,女孩儿才向陆建新道别,感谢一年多的引导,去了新疆陆建新介绍的公司,从头做起。陆建新叮嘱她一定要沉住气,而且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从头做起的,无论将来自己是很成功还是仅仅是自立,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从头打拼的。又三个月后,陆建新忙着打官司离婚的时候,女孩儿的老板来电话,感谢陆建新给找了一个好帮手,二人姐妹相称,合作的很好。

陆建新被琳蕊的意外彻底打趴下了,丧失了最后一点儿翻本的本钱,让他确实懊恼了一周。但接着他就认命了,命该如此,躲也没用懊恼也没用,只有面对了,他只能继续赚钱,不是为了给王刚还债,而是为了给琳蕊继续治疗,要在琳蕊的病再次发作之前彻底解决它。等把孩子送进小学,姜琳两次起诉他的时候,陆建新没有把孩子生病的事情在法庭上说出来,只字未提,他知道一旦姜琳知道这个事实,就会更加大闹,钱她是不会出的,反而会让他们父女俩过不安生。但没有提不意味着陆建新对姜琳有旧情,只是认为她也该消停了,都离婚了还怎么闹?如果再闹,那就是他要起诉她了,第一就是要回琳蕊的医疗费,第二是要回法庭判决的一半债务,第三就是索回孩子多年的抚养费,到那时他绝不会手软的,但他也不希望有这么一天,琳蕊毕竟也是姜琳的。

在西北的这一年多,网站热闹了起来,上网的人多了,条件也好了,很多人上网也方便了,搜索引擎功不可没,几乎很容易就可以搜索到陆建新的网站。但越是热闹,陆建新越是不安,因为他发现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维修工作的人当中,很多都是门外汉,想入门想成为高手,但心态极为不好,甚至有些想当然,有些胡闹。

陆建新突然发现,现在的人,特别是刚入行的人,根本不是他们那个时候能够沉得住气了。急功近利的思维非常严重,甚至连半秒钟都不愿意等。刚到西北的时候,陆建新还很有耐心的给他们解释,经常是从头到尾的解释。但不久他就发现,几乎没有人有兴趣看完,就算看完了也看不懂,这让他感到问题有些严重,是谁的问题?自己的问题?还是这群人的问题?还是自己的方法有问题?经过半年多的摸索,陆建新发现了问题的根本,是这个时代出了问题。一个浮躁的时代逼着年轻人浮躁,而且任何形式的浮躁没有任何的代价,也不需要为此付出任何的代价。偶尔的一次意外得手,会立即在网上成为标准的处置方法大加推广,成了牛皋的三板斧,三板斧过后如果不奏效,就大呼什么办法都用尽了,还是修不好。这种心态陆建新认为是做技术工人的大忌,按照自己过去的做法,连中级技工都不会通过的。

他经常劝那些同行们,要有些耐心,甚至是不需要坚持多久的耐心。因为他自己从学徒到独立干活,也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基础有了干什么都无所谓的,但没有基础干什么都会令人提心吊胆的,就算修好了也不知道为什么会修好,将来会不会还出问题。在这个唯利是图的时代里,为了销售一些配件出去,往往不采取正规的处置手段,因为光动手是不给钱的,只能换配件才会有收入,这样就把基本技能的训练给荒废了,成了一群只会换配件甚至热衷于换配件的商人而不是技术工人。

陆建新感到自己无力扭转这个局面,只能尽可能的影响一些人,哪怕只影响几个人。不仅自己用白话,也鼓励别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一个设备的原理,一个故障的现象,一种处理的方法,并且尽可能详细的阐述其机理和深层的原因。但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看到的是这个问题怎么处置,怎么快速处置不花钱却能收到很多钱的办法。遇到这类提问,陆建新往往一笑了之,甚至就不回答了,这如同让他们吃饱饭的第三个馒头,没有前两个馒头,这第三个又有什么用呢?

与全国的几个志同道合的同行协商,尝试性的办了一次培训班,由于事前从未搞过,为此陆建新还倒贴了不少,但效果还是不错的,为此很多人希望把培训办成常态,每年一次。于是,陆建新就开始合算费用,并把最终的培训费用确定了下来,保证自己不再贴钱。

而这个时候,琳蕊也表现出了这些人所拥有的特点,不愿意自己看自己学,只希望爸爸告诉她一句就好了。但陆建新对自己的孩子没有那么多耐心,他让琳蕊知道有些事情必须自己学会,把自学当做必修课,而不是指望别人教,这很危险,将来很难独立思维的。琳蕊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尝试着自己去学,每每成功之后就欢呼跳跃,陆建新陪着她一起高兴。

琳蕊刚到西北不久,陆建新为了打发时间,教她上网玩游戏,并给她也申请了QQ号码,只为了玩游戏。琳蕊开始接触网络,接触计算机。当进入小学上计算机课的时候,一切都不陌生,都很熟悉了。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陆建新给琳蕊配了一部手机,最简单功能的手机,里面存有自己的号码,奶奶家的号码,王梅和唐华的号码。告诉琳蕊,有任何事情先给爸爸打电话,如果爸爸在接她的时候没有出现,就给奶奶打电话,如果见到爸爸病倒不能移动了,就给姑姑和姑父打电话,也就是给王梅和唐华打电话。小琳蕊记住了,虽然她不知道意味着什么。

琳蕊出院后不久,在等待上小学的时候,王梅和唐华带着唐新民过来看望陆建新和琳蕊,王华则留在家里跟姥姥一起照顾姥爷。新民也要上学,这样就与比自己小一岁的琳蕊同时读小学。但新民小学读5年,而琳蕊要读6年。初中新民读4年,琳蕊读3年,二人只有在高中的时候才能拉平,这就是地区教育的不同。琳蕊忘记了新民这个哥哥,几天后两人才又玩到了一起。两人经常勾肩搭背的抱在一起,互相称对方为哥们儿,这个时候琳蕊的头发还是短发,但已经长的很好了。王梅看着俩孩子闹着,心里说不出的高兴,也为陆建新感到遗憾,那个姜琳把他给害惨了。埋怨陆建新当初不听自己介绍的,非要自己折腾,结果是个这么个下场,唐华则阻止她不让继续说下去,认为事已至此没必要再说了。陆建新没有告诉他们琳蕊的病情,他打算独自承担。唐华则更多的是请教陆建新如何面对学生的提问,如何跟学生讲课,陆建新则认为学生没有负担反而会认真听你的原理与机理讲解,不像社会人员那么浮躁。

陆建新不让琳蕊称新民为哥哥,让她叫新民,而对新民也是,只让叫琳蕊,两个孩子适应了几天后就这么开始叫了,很自然,没什么障碍。王梅明白陆建新的用意,知道他是让两个孩子从小在平等的环境下长大,不要有依赖。王梅一家三口回去的时候,在车站,陆建新对王梅说:姐,如果琳蕊能活到那个时候,一定给你做儿媳妇。王梅没反应过来,跟唐华带着新民上了车,当火车开出站的时候,王梅意识到这句话有问题,给陆建新电话询问,陆建新说没什么,这个时代太多意外了,谁也不知道第二天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陆建新离婚判决后的第三天,小柔来到了西北。两人很少在QQ上聊天,刚从法院回来的陆建新上网,小柔就找到他,说自己辞职了,准备出去玩玩再做打算。陆建新说你可是辞职了,从认识你,就一直听你喊着要辞职,快三年了终于辞了,真不容易。陆建新很反感这种柔柔诺诺的做法,一点儿都不痛快,要条件你可以提,不满意可以走,这算什么?反反复复很不痛快。他也跟小柔说过,说她这么年轻,日后的路长着呢,没必要这么犹豫。陆建新也发现小柔有些神经,往往是顾影自怜,经常莫名的哭泣伤心,陆建新很不喜欢她这样,认为有话可以说,不说光哭算怎么回事儿?谁又能知道她怎么了?而且谁能没事儿整天跟她猜这个呢?好在二人在一起的时间很短,分开也有两年多了,陆建新没在意这个。当初离开家的时候,陆建新担心她因为心理原因呆不下去,曾对她说过,如果她需要,可以随时到西北找他,别的不敢说,吃饱饭没有问题。这次在网上小柔依旧是唠叨着工作怎么不顺心,薪水怎么怎么不够花。陆建新由于刚离婚,心情也不好,就没在意,直说你都辞职了还说这些做什么,再找工作的时候仔细找找挑挑就是。但小柔没有接话茬儿,只是说烦的很,想出去走走。就这样,两人在QQ上聊了半天,陆建新才意识到自己该说点儿什么了,于是说,要不你来西北玩几天吧。

结果,小柔在网络的那一头欣喜的说,正等着你这句话呢。我早已买好了票,一会儿就上车了。陆建新叹了口气,摇摇头没有说话。许久之后才问她来西北还有别的朋友吗?小柔说没有了,就为了找陆建新。陆建新什么也没说,给她定了宾馆,告诉她下车后如何去宾馆,安排好后,小柔就上了车。陆建新没有打算去接她,早晨太早,他要送琳蕊上学,根本没有时间。而且他对小柔的这个做法不满意,既然要找我来的,直接告诉我就是,干吗非要等我说呢?我要是不说这话你就不来了?搞不懂她什么意思。

第二天,小柔下车直接到了宾馆,陆建新忙完后去找她,居然不在,电话联系后才知道,小柔自己去了陆建新驻地附近勘察地形去了,周围有什么,有什么建筑,有什么学校,有什么商场之类的。陆建新让她赶紧回到宾馆,他租的车正在楼下等着,要带她去景点玩玩。晚上二人吃过饭,回到小柔的房间,小柔就缠住陆建新不放,疯狂的要他,不管陆建新的体力和心里能否承受。三天后,小柔对陆建新说自己决定不走了,也不住陆建新那儿,自己找房子住,已经联系好了,跟一群姑娘合租,然后再找工作。陆建新望着没有说话,隐隐感到与当初姜琳类似,只是说,如果你为了我留下,那就不建议你这么做了,孩子和离婚后的债务让我很难再有精力考虑别的。小柔说她懂,不要求陆建新什么,只求在一起呆着就行。陆建新无法拒绝,也无权拒绝她,就这样,小柔开始在西北生活了。

陆建新开始就发现小柔跟他说话的时候,往往他刚开头,她就热情的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然后就接着话茬儿往下说,甚至连陆建新要表示自己的感觉或者想法的时候,也是如此,很快点头表示自己懂了。陆建新第一次就发现她根本不懂,而是一种表现方式罢了,因为她所谓的理解根本不是陆建新要说的。这次小柔来西北依旧保持了这种方式,陆建新觉得有必要跟她说说,这个习惯很容易引起误会,对她造成不好的后果。 小柔租的房子不远,几个姑娘合租,都是自考的学生。工作也很快找到了,白天上班,晚上回到陆建新这里吃饭,然后一起睡觉。合租的房子仅仅是需要的时候才回去一会儿,大多数是陆建新来客人或者陆建新出差之类的。但陆建新在她决定不走的那天,就给了她房间的钥匙,让她随时可以去,因为他把她当做自己的下半生的依靠,虽然他清楚她不一定也这么想,但他还是这么做了,最起码在她在西北的时候让她可以自由出入这个房子。

5天后的晚上,陆建新在网络上解答提问,小柔在旁边用他给她的那台笔记本电脑也在上网聊天,然后拿出电话给朋友打,开始就说自己郁闷的很,很无聊,没事可做,找人聊聊。陆建新听完这些话,就知道自己跟她没有任何可能,仅仅是个伴儿罢了。穿越沙漠翻越大山的孤寂旅行的伴侣,一旦旅行结束,自己什么都不是。但陆建新什么都没有表现出来,跟往常一样,晚上做好饭等她回来,一起吃饭,有时候会聊聊天,看看电视,大部分时间是各干各的,陆建新解答问题,准备讲义或者写技术文章,小柔则自己聊天甚至会玩些游戏。

一个月后,小柔第一次用她的话说是折腾。起因是琳蕊跟小柔玩,本来好好的,琳蕊也喜欢这个阿姨,玩的时候,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商量着什么,孩子需要简单明了的语言,不喜欢长篇大论,也不希望小柔啰嗦,于是二人就起了争执,小柔说你不喜欢阿姨了?琳蕊跟着说不喜欢,你走吧。结果,小柔就真的离开了,临走告诉正在外屋忙着的陆建新说自己回自己住的地方有事,没容陆建新询问就离开了。第二天下班的时候,给陆建新发来短信,房门钥匙在楼下门卫那里放着。陆建新一头雾水,下楼取了钥匙,电话问她怎么回事儿,她说不想在一起了,就这样。陆建新听到这话,也就无法说什么了,他很清楚现在自己的这个状况是不能要求任何女人任何事情的,只好默默的祝她好运吧。

一周后,小柔又回来了,跟陆建新说明了原因,因为琳蕊的一句话。陆建新莫名其妙的说为了一个5岁孩子的一句话你就能离开我?你认识我就知道有琳蕊,就该考虑到这些的。但还是替琳蕊向她道了歉,并且说日后跟孩子有什么问题尽量跟我说,他自己也跟琳蕊说,不让琳蕊再惹她,甚至建议小柔周末不要来,这样就不会跟琳蕊见面也就不会有什么冲突了。小柔答应了,周末果真不来。陆建新接回琳蕊后,询问了一下琳蕊与阿姨冲突的事情,琳蕊不认为自己的那句话会惹着她,反而问爸爸为什么要询问这样,没什么大不了的呀?陆建新想了一下,还是跟她说自己说话要注意,不要伤害了自己喜欢的人,这样下去琳蕊会没有朋友玩的。小琳蕊这才意识到自己惹祸了,对爸爸说对不起,并说以后见到阿姨一定要道歉。其实陆建新并不认为琳蕊有什么错误,孩子都这样,说话没轻重罢了,但给琳蕊说,目的也是为了让琳蕊早点儿知道说话要有分寸,免得将来不好改。

小柔的工作慢慢走上正规,经常回来询问陆建新一些专业的词汇和一些事情的做法。陆建新发现小柔跟其它网上提问的人一样,问题都说不清楚,甚至都不知道要问什么,只是表现出很烦很着急的样子。陆建新说你必须告诉我问题是什么,然后才能找到解决方法,现在是问题是什么都不知道,让人如何想办法呢?陆建新开始帮小柔分析事情的整个过程,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以前的先例等等,然后才给她一个方案。开始小柔还照做,但几次之后就会认为很麻烦,往往要求陆建新直接回答她,而不是反反复复的询问她。这让陆建新很为难,事情没有了解清楚是无法下结论和找出方法的。只好慢慢的引导她,教给她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做事的方法和思路,让她慢慢做,千万不要急。在春节小柔回家的时候,告诉她大年初一一定要打电话给单位的同事拜年,而不要发短信,这对搞好关系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在私营企业,竞争很激烈,如果没有人帮忙,会干不久的。结果,小柔回来后,说他的方法真好,单位的人对她好多了。

春天的时候小柔开始暗示陆建新自己的年纪大了,应该结婚了,并且告诉陆建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的逼她结婚,自己也希望在26岁以前结婚。但陆建新说自己现在无法考虑再婚的问题,债务和孩子是个挥之不去的现实,表示没有办法。陆建新还发现两人的事情不仅让她的同学知道,她的母亲居然也知道,并且知道她来西北就是找他的,她母亲表现出十分的不快。而且从日常的谈话中,陆建新也知道了小柔跟男友根本没有分手,而是她厌烦了,才独自辞职跑来的,之前把男友骗回家说跟他父母商量一下结婚的事情,然后自己就来了。冬天的衣服还是男友给他寄过来的,也知道陆建新这个人和她们之间的关系。这让陆建新感到吃惊,这相当于自己和小柔的事情根本没有隐秘可言了。而且,在帮助小柔设置博客的时候,发现小柔的博客几乎都是写的自己的事情,虽然没有用真名,但熟悉她的人都是知道她来西北找的是他,几乎是把自己自认为的那点儿隐私公开了。

陆建新不希望小柔这么张扬,提醒她不要到处说,自己不喜欢。但小柔认为没什么,虽然口头答应着,然而却依然我行我素。对陆建新不想再婚最起码现在无力再婚的说法,小柔很不理解,认为孩子和债务跟结婚有什么关系呢?陆建新说这怎么能不理解呢?孩子会影响二人的关系,债务会影响收入,会影响对小柔的安排,但小柔认为这都是你的事情,跟我无关,我花我自己的钱。陆建新摇摇头说这样的话何必还要结婚呢?为了一些琐碎的事情,小柔又离开了,这次是2个多月。这期间陆建新急性病发作,被下了病危,但他没有给小柔电话,因为他不想为了让她照顾他可怜他才回到自己身边。

就这样,陆建新自己揣着病危通知单,一边治疗,一边在周末的时候接孩子照顾孩子,周一的时候再返回医院治疗,把本来一次性能治好的病,发展成了慢性的。在七夕晚上,小柔的舍友发来短信,说今天是七夕,大哥你该给小柔一个电话,毕竟是情人节啊。而这个时候,陆建新正在住院高烧不退呢。小柔再次回来的时候,陆建新什么也没说,以前如何还是如何,没有任何变化。因为他很清楚二人走不到一起,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也不是一个思维的人。

小柔对陆建新的依赖还是在社交处事上,对事情的把握和理解上,但陆建新很快发现,她根本没有听自己的,总想着找一个比自己的想法更好的。这一点从玩游戏上就能看出来,每次教琳蕊玩游戏,小柔都会跟陆建新比赛,自己有时也说,一旦玩过你,你是不是会难堪?陆建新有些奇怪,一个游戏罢了,至于到此吗?但二人的性生活倒是蛮好的,双方从未拒绝过对方,也每次都很好,小柔依旧满嘴胡说八道,把陆建新叫做老公。小柔在西北的第二个春节,不想回家过,但陆建新拒绝了 ,说她该回家,在这里说不过去,一个老男人带着孩子,不是那么回事儿。小柔也没打算留下,说自己回去随便找个人结婚,然后再离婚,这样就不会受父母的唠叨了。这可把陆建新吓坏了,说你这是胡闹,把婚姻当儿戏,没有人会同意你这么做,到时候你离婚不成还可能会有危险,劝她不要这么做。

春天的时候,小柔问陆建新自己住在是否可以,这把陆建新闹的莫名其妙,你不一直住在这里吗?什么叫怎么样?但小柔没有解释,日后怪陆建新不问。夏天,孩子放假前夕,王刚打来电话说要来看看他,由于王刚是最大的债主,陆建新要尽心接待,就对小柔说你回合租房那里住几天吧,我的债主要来,见到你不好。陆建新是怕王刚见到自己不仅没有还债,反而交了女友,会造成赖账的嫌疑。但小柔为此非常气愤,认为陆建新不顾自己的感受,想要她来就来,想要她走就走,自己都没有合租了,一年多住在这里了,难道陆建新你不知道?陆建新还真的不知道,正在思考是否跟王刚直说,让小柔留下来的时候,小柔说自己找了原来合租的伙伴暂住,没什么了不起的,不让住就不住了。陆建新被她的话刺激着,没有再接茬儿。就这样小柔走了一个多月,才回来看陆建新。陆建新这期间根本没有给她电话,也不想给她电话,想就此了结了。

第二天,小柔又来了,继续拿以前的话题刺激陆建新,并且早早的就躺下睡了。等陆建新上床的时候,她开始起来折腾他,这次陆建新拒绝了。然后小柔又询问单位的业务问题,陆建新说你早干吗了?下半夜才问,刚才我在上网你不问,这会儿都要睡了你问什么,都这么晚了。再说,就是跟你说了你也不会听的。但小柔依旧啰嗦着不痛快,陆建新突然烦躁起来,起身去了办公室,完成睡前没有做完的工作。小柔也生气,说自己要走,再也不来了。但陆建新冲她吼道,你别半夜从我这里出去,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呢。开始小柔说不走了,缠着陆建新,但陆建新对她的举动已经厌烦到了极点,对她说,你去睡觉,别再这烦我。结果,这次小柔摔门而出。

两人几个月都没有联系了,年底陆建新要去外地培训,琳蕊无人照顾,跟学校商量周末能否留校。这时小柔发来短信,她能替她照顾琳蕊。陆建新没有回信,他不相信小柔,也不想因为这再重温什么旧梦。几个月间,小柔不断发来短信,陆建新都有一搭无一搭的应着,没有主动联系过。不到1年,小柔发来短信说自己结婚了。陆建新没有祝贺。2年后,小柔说自己怀孕了,陆建新根本就没有回答她。几天后,说自己流产了,并唠叨这次是如何怀孕如何流产的等等,陆建新说你该跟你男人说,而不是跟外人说,留给男人一点儿隐私吧。

陆建新捡了一条命之后的好长时间里,琳蕊都心有余悸,每每紧张兮兮的,陆建新只好跟她打哈哈,说爸爸在吓她,没事儿的。陆建新已经发病2周了,只是觉得疼,以为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到后来直不起腰了,有些严重了,就去医院查查。结果第一个大夫也没当回事儿,开了化验单就下班了,陆建新疼的受不了,只好挂急诊。有个老大夫让他急查了几个项目,结果发现很严重,直接收了他住院。并且问他家里有什么人,陆建新说女儿在身边。大夫问女儿多大,回答说7岁。大夫挠头了,只好实话相告,说要给你下病危通知,家里还有别人吗?陆建新摇头说你就直接给我吧。于是,大夫把病危直接下給本人,而陆建新给护工一张信用卡交了住院费。2天后的下午,陆建新从病房出来,到学校接了琳蕊回家,做饭吃完后,一边收拾一边跟琳蕊说,还记得爸爸给你留的电话都怎么用吗?琳蕊说记得,有事先给爸爸打电话,到时间爸爸没来接我就给奶奶电话,如果爸爸病倒了就给姑姑电话。陆建新点头,对琳蕊说,姑姑或者姑父来接你的时候, 一定记住把爸爸的电脑带走,所有的密码都是你的生日,那里面有很多重要的东西,琳蕊将来会用到的,一定记住。琳蕊认真的点头,并不知道这可能会意味着什么。

周六,陆建新陪着琳蕊在家,一边做饭给她吃,一边检查她的学习情况,一边陪她玩。晚上,陆建新在收拾房间的时候,昏倒在卫生间,毫无意识。琳蕊还没睡,听到巨响,自己下床到处找,发现了卫生间的爸爸。想把爸爸扶起来,根本不可能,只好坐在地上陪着爸爸,居然把电话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等陆建新缓过来,晕的厉害,费劲的爬到床上,小琳蕊才想起电话的时候,给姑姑打了电话。王梅正在家里陪新民玩,唐华在陪着师傅说话,师母和王华在看电视,接到琳蕊的电话,王梅好半天没想到是她,只是觉得这个哭着说话的孩子是不是打错了电话?当王梅意识到是琳蕊的电话时,脱口而出建新怎么了?出了什么问题?随即就想掩饰,但师傅已经听到了,紧张的不得了。王梅看着跟过来的唐华,一边示意他穿衣服,一边安慰琳蕊,让她把话说清楚。琳蕊这时已经从慌乱中缓过来,说话开始清楚了,一五一十的把爸爸的交代告诉王梅,然后又把刚才爸爸出现的情况也跟王梅说了。王梅有些失声,但还是让琳蕊摸摸爸爸的鼻孔是否在出气,是否有心跳。小琳蕊费力的试了一下后,对姑姑说有呼吸也有心跳,就是怎么摇都不醒。王梅有些慌了,唐华把电话抢过来,询问琳蕊,让她从头说。当得知陆建新是自己爬上床的,唐华放心了,认为问题不大,但为了保险,让王梅每隔一个小时给琳蕊电话,让琳蕊把电话放到身边。唐华去了车站,要买车票,最早的只有第二天下午的。唐华还是买了,接着给航空公司电话,询问机票,但只有后天的。

等唐华回到家,王梅已经跟琳蕊通过2次电话了,说爸爸还是老样子。唐华看看表已经半夜12点了,过去看看师傅,结果师傅一脸焦急的看着他,等着他。唐华简单的跟师傅说了说,认为问题不大,陆建新是疲劳过度罢了,没关系的。但师傅这次开口就骂了他,这是第一次骂了唐华。说唐华糊弄他,他还没糊涂,不要骗他。王梅过去劝爸爸不要着急,结果一块儿被骂。读高中的王华也没睡,在一旁也劝姥爷不要着急,师傅还是听王华的,这才不骂了,让唐华给他买票,他要去西北看徒弟。这下可把师母吓坏了,你人没到火车站就要叫救护车了,可不能去。但师傅很坚决,就要去,一家人正在乱成一团,王华想起来说,要不给爷爷伯伯们电话问问吧。唐华这才想起来给张处长和自己的爸爸电话,这下更热闹了,深更半夜的两个人来到师傅家,问明了情况。王梅也与琳蕊又通了2次电话,回复都是一样的,爸爸睡着了,一动不动。师傅说建新睡觉就是不动的,以前在厂子里的时候,经常困了睡到机床下面,一动不动,不出声也不翻身,很静的。张处长和唐副总商量之后,决定让唐华去陆建新那里看看怎么回事,让师傅在家等消息,他去也没用,反而添乱。也认为陆建新应该没事儿,只不过这孩子考虑事情周全,提前给孩子做了防备,可能琳蕊误解了,仅此而已。师傅这才放下心来,上床睡了。但张处长对王梅和唐华说,一直保持联系,一定要得到陆建新的亲口回答,如果明早还是没有消息,就直接挂长途到当地的110报警,让警方协助救援。直到早晨7点钟,陆建新才醒了,发现琳蕊就这么穿着衣服坐在自己身边,拿着两部手机在打瞌睡。问琳蕊干吗不上床去睡,抱着电话干什么?琳蕊看到爸爸醒了,哭的稀里哗啦的,说爸爸差点儿死了,不要琳蕊了,给姑姑电话了,一会儿就打来。陆建新问明了情况,抱着琳蕊说好宝贝儿,爸爸真高兴,琳蕊长大了,能办事了。然后让琳蕊去睡觉,告诉她没事了。

孩子到底还是小,听到爸爸说没事了,倒头就睡着了。陆建新给王梅电话,简单的说了一下情况,是个意外,先让她告诉师傅,安顿好,然后再给她打。师傅听到陆建新这么说,也就放心了。王梅拉着唐华说出去买菜,就来到街上,这才给陆建新再次通电话。陆建新这次直言相告,自己被下了病危,通过2天的治疗来看应该没事儿,但为了防止出现意外,琳蕊给她电话或者大夫给她电话的时候,那就意味着自己不在了,希望他俩把琳蕊接回去抚养,经常去看看奶奶,但绝对不能交给姜琳。王梅一边答应着,一边稀里哗啦的哭着,唐华接过电话说下午自己就上火车,过去照顾他。陆建新说你来没用,反而让师傅挂念,如果因此折腾了师傅自己的罪过就大了,让唐华退票,就告诉师傅说没事儿了,是个意外罢了。就这样,唐华退了票,安顿好了师傅,但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王华,王华为此整整哭了一个晚上,想念师傅舅舅。从此,琳蕊也落下毛病,听到突入其来巨响就会喊爸爸,紧张的很。

陆建新住院,几个学生跟着跑前跑后的照顾,但根本没有帮上什么,陆建新根本就不像一个重病住院的,对疼痛极其不敏感,大夫说这种病会把人活活疼死的,但看到他的反应仅仅是皱皱眉头,没有什么过多的表现。4周后,陆建新要求出院,不想再花那么多钱了,也就这样吧。因为这场病,又折腾了他好几万,他承受不了。大夫只好给他开了药,并告诉他尽可能的注意,这病也没什么办法的。这5周的住院,并没有耽误接琳蕊,他不让别人插手,坚持自己去接孩子,自己给孩子做饭陪她玩。

陆建新缓过来不到3个月,唐华打来电话说机械厂原来技术科的乔杰要来西北。唐华托乔杰捎来大宗的物品给陆建新和琳蕊,让陆建新务必接站,特别声明是坐飞机来的。陆建新当天借了车,带着琳蕊来到机场。刚到飞机就落地了,时间不大,乔杰推着满满一车行李走了出来。乔杰年长陆建新4岁,他们认识上推到陆建新17岁,在高二暑假帮助机械厂新车间安装流水线的时候。那个时候21岁的乔杰刚大学毕业分来,正在实习。

这次乔杰带来了唐华交代的所有物品,从吃的穿的到光盘资料非常的多。琳蕊兴奋的从这些物品中挑着属于自己的东西,并且不住的说,谢谢!谢谢!不知道是在谢乔杰还是在谢唐华。乔杰升为技术处设计一室的主任,刚升为高级工程师不久,这次来西北是为了合作项目而来。在陆建新的城市仅仅是停留,还要继续飞到新疆去。陆建新用了3天时间陪乔杰到处转转,一起聊聊。由此得知,乔杰与三个老外还保持着联系,以前是通信,现在是通过电子邮件。乔杰说丹尼尔退休了,马提亚斯因病去世,不到一年。林肯升为技术主管,赶上了911,差点埋在世贸,算捡了一条命,但一家人过的很好。在网络上,乔杰把自己的私人邮箱给陆建新看,丹尼尔老了,非常安详的与妻子生活在一起。陆建新让乔杰代笔给丹尼尔发了一封邮件,问候了他和他的妻子,并且对马提亚斯的去世表示悲伤。也看到了林肯的照片和私人博客,林肯以I'm President为题,专门写了他在中国的经历和他的朋友Lu jianxin。在林肯的博客上,陆建新留言,问候了"总统"先生和他们的家人。晚上的时候,林肯就有了回复,用惊奇夸张的语气说:“My GODI have get hold of you at last.”

到西北后的第二年,陆建新开始帮其他生产仪器的厂家出设计方案。开始是南方的小厂,希望得到花钱不多,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的产品。陆建新说你自己成立团队吧,我帮你带出来,但必须按照我的方案和思路走,不准偏离半步。双方经过2个月的洽谈,同意了陆建新的所有条件,陆建新去了三次,每次一周,然后就不再去,而是网络上交换资料,7个月后,设计完成,测试结果非常满意,第10个月,厂家把所有设计整体卖给了国外一家公司,一下子大赚了一笔,从此对陆建新刮目相看,本来他们是赌博心理,没想到赌对了。而陆建新除了要了几万元的费用之外,什么都没有要,连一台样机,一张图纸都没有要,他也不需要。

陆建新有一套完整的方案,非常大的一套方案,这是给王刚爸爸的准备的,原打算好好干干,但被姜琳这么一闹,也就不好再找人家,只想还了债再说吧。最多的时候,陆建新带领三个团队,2个国外的一个国内的,他把方案拆散,可以单独出售,这样就不会因为价格太高而谈不拢,每卖出一个方案,陆建新就立即思考一个新的方案来补齐,这样这套完整的方案永远是完整的,是别人没有采用过的。这次陆建新没有再当好人,而是先要钱后干活,只出方案,并不亲自画图干活,只带团队不亲自干,因为他要作为独立人物对产品做出评估,对每一个组件每一个部件做出评估,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甚至推翻了重来。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自己的孩子自认为不错这种情况发生。

琳蕊慢慢长大了,懂事很多,虽然跟其他孩子一样贪玩,学习并没有耽误,属于上游水平,不紧不慢的跟着,年龄小同学们1岁多甚至2岁,丝毫看不出来吃力。在家的时候,成了爸爸的小助手。爸爸的工具,电脑的软件都知道,甚至可以帮爸爸一些小忙,颇让陆建新欣慰。王华传来好消息,高考中榜,而且是本硕连读。高兴劲还没过去,陆琳蕊做了最后一次治疗彻底解除了隐患。陆建新这口气松了一半,他还有一半就是王刚的钱要还。

这天他睡的很早,而且从不做梦的他做梦了。梦见跟师傅下棋,陆建新说不会下棋,感觉太难,难以控制。师傅说难道比家庭还难控制吗?陆建新无语,认为无法比拟。师傅说你跟我来吧,还没出徒呢你,我带你再走一段儿吧。于是,陆建新起身跟着师傅,像在学徒时一样,一前一后的走着。仿佛自己背着师傅的工具包,周围又仿佛是机器的走廊,每一台师傅教过的机器都在,每一台自己修过的机器都在,都在发出自己熟悉的声音。陆建新有些恍惚,看着师傅很坚定,很健康的走着,还有些迷糊,这是在哪里?周围除了机器,没有别的,看不到脚下的路,看不见尽头。只能看到师傅在前面,周围是机器、马达震动的声音......

陆建新说过,自己将来就是死,也是站着死的。第一个听这话的是陆琳蕊,那年她7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第十九届检验仪器(西安)培训班通知

QQ|申请友链|手机版|小黑屋|加入QQ群|注销账号|yeec维修网

GMT+8, 2024-5-19 14:30 , Processed in 0.31023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