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yeec近年来原创帖合集 本站基础知识下载汇总 yeec网站学习币充值链接 学习中心正式上线

[原创]山寨和创新

  [复制链接]
郑振寰 发表于 2010-12-6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才能更好的浏览或提问。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上周高调强调了一件事:不能直接对“山寨产品”说Yes或No,如果使用了别人的知识产权,应该向制造商或专利权人支付相应费用;如果模仿没有侵犯专利权人所声称的权利保护对象,将支持其生产,“要平衡知识产权拥有者和广大用户两方面的利益”。

在此之前的一个月,马化腾正跟360死掐硬踹的时候,也说了一句话:“模仿也是一种创新”。这二者是否有联系,不得而知,但我儿子都知道一句话:“腾讯总是在模仿,从未被起诉。”

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看还是能看出些端倪来的,那就是模仿不是错误,抄袭的话就要小心了。老顶也有句名言:“智者抄袭,庸者模仿”,这话不错,但是如果你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的话,那么模仿就是一种创新了,否则就是灾难。

最早接触山寨产品是手机,当初单位里刚毕业的年轻人都拿着摩托罗拉、诺基亚甚至苹果的高档手机,我觉得不可思议,你们一个月才千八百的,怎么能用得起数千甚至上万的手机呢?而且有些是限量版的黄金白金版的手机,这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开始这些人笑而不答,让我郁闷了好久。后来无意识接触到这些手机之后才发现除了外壳像以外,里面的功能除了打电话和短信几乎什么也没有,都是空的摆设。而且外壳明显的感到粗糙的很,但令人显眼的Logo却仿的惟妙惟肖的,价格只有原厂的几十分之一。当时我就疑惑,难道这些厂家不管这样的模仿?不会起诉这些厂子?要过说明书和包装之后,我就乐了,没法起诉,整个是一个三无产品,所有的包装和说明都是原厂的复制品,起诉也是起诉它自己。

从学徒读书到现在算起来有27年了,当初被灌输的严禁抄袭严禁模仿的信条被逐渐瓦解了。我们那个时候在技术科如果抄袭或者模仿的话,会被人笑话的,别说进职称,就是连个先进都别想,虽然那只有20块钱的奖金。所以那个时候在技术科没事儿的时候,多数人是在苦思冥想,在图板上写写画画算算的,就是要规避已有的东西。其实,自动化的结构如果想更改一个节点的话,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结构,包括机械和软件甚至电路也要受到影响。所以那时为了一个设计,一屋子人撸着胳膊嚷嚷吵吵的几个月,甚至骂娘动手的都有,无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不能抄袭模仿,另一个是不愿意更改到自己已经熟悉的领域。但最终的结果是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大家都作出让步妥协,那么一个项目的准备工作也就完成了,进入出图阶段,这一步很快,往往超过争论的时间。接着就是试制和外壳的制作,当一切都完成的时候,仪器外观就是我们自己的,谁也不像,结果性能与已经存在的不差甚至更高,打开里面看谁的也不像,还是我们自己的。所以,当初我们那个技术科可是有名的牛人科室,虽然都在别人的已有的设备基础上消化吸收的,但总能变成自己的东西,让人看不出来是模仿抄袭谁的。这也就是后来大老板让我们设计一套从未有过的复杂的设备时,一屋子人掐了6、7个月,一张图未画,但在第11个月拿出来样机,并且一炮走红汉诺威。

所以在我24岁以前就已经形成了一个理念,那就是任何东西都可以规避变化,躲开已有的设计。当然前提是要吃透结构原理,当时我们这群人也都这么认为的,后来的首次转变是在改制后的新老板上任第一年。那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结果,预计项目周期是24个月,当时我们计划用6个月调研,6个月商讨结构,6个月出图,6个月交活儿。但新老板一听18个月我都见不到东西?12个月我都见不到一张图?养你们干什么?召集我们开会大骂了三天。郁闷归郁闷,但确实舍不得当时的每月700元的工资,很高了。于是在第三天晚上,每个人都要表态的时候,我提了一个缺德的方案:甲厂的主机、乙厂的执行、丙厂的气源、丁厂的光学部分,加上我们的分配执行驱动还有数据处理,这样五家的东西做个箱子装起来。当时还担心太沉抬不动,顺便提了一句要不做成带轱辘的推车吧。当时还是太小,就自己起了一个方案的名称叫做嫁接。没想到的是这个缺德的方案竟然被新老板认可了,而且大加赞赏,说这才是真正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设计,先赚第一桶金再说。然后人家毕竟是早几年毕业的大学生,把这个方案叫做集成,显得堂而皇之很有高科技含量。于是乎缺德的方案三个月后有了样机,5个月后推入市场,让我们大跌眼镜的是竟然一次卖出去500多台,为此我也发了一笔当时为数不少的奖金。也许是理亏,这笔钱我没拿回家,都在单位请客了,工友们同事们一边喝酒一边郁闷:这样设计难道也行?就不怕人家骂我们?这么高的成本,这要少赚多少钱呢?其实,如果按照24个月的研发计划,成本只有那个缺德方案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老板将会赚更多的钱,仅仅需要等待24个月罢了。

当初还不明白人们的浮躁,也不懂得什么叫急功近利,反正真的没人骂我们,更多的是表扬,半年出产品,当年设计当年投产当年见效之类的赞誉。后来转行到了医疗行业,这才发现当初我们新老板的做法比比皆是,小巫见大巫了。

大概是在2000年,在开会的时候见到的国产第一台的全自动血球和生化。这两台不同厂家设计的设备是要参展的,头天进行调试过程,我们提前到会的人员有幸观看了过程。但看到里面的结构时我当时就灰心了,级别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抄都没抄对,仿都不知道仿什么。电源是计算机的开关电源,血球需要一个计数恒流源,人家单独接了一个变压器,降压到48V之后桥式整流交给了计数池,没有任何的恒流功能,连稳压都无法做到。数据处理是一块486的主板,插了几块自制的卡,一块驱动马达机械部分的,一块接收计数池信号的,系统嘛自然是WINDOWS。那台生化能好些,最起码下行的系统用自制的单片机控制的,反应盘和针臂用各自独立的单片机,,貌似像回事,虽然机械结构没让我们看到,但这个电路设计最起码是有模有样的了。两家人在同一个大厅里分别调试,但就是无法调试成功,当时我还有些不解,怎么自己设计的东西能调试不过呢?怎么也能糊弄着让它先干活啊,准不准的另外再说就是。等我半夜再下来的时候,人已经很少了,只剩下厂家的人在调试,这时我才仔细的看了看,知道了一些大概的原因。首先是集成没做好,要知道用计算机板卡控制机械结构,各部件的中断控制和响应是必须协调的,这一点总线控制是无法替代的,但人家就没用,只用了串口控制,当然串口控制是最简单的,但也是最不受控的。于是乎WINDOWS都内存溢出了,蓝屏死机了,机械结构还在按部就班的干活,然后出结果打印,根本不受控,也根本没有给主机反馈,更不接受主机的中断,这一条就太业余了,初级计算机爱好者做的事情。生化更是热闹,针臂就一个,吸样的时候吐液,清洗的时候吸样,反正就是不到试剂位去吸试剂,一群人在分析讨论,竟然多数人同意是中毒了,要明天一早去买杀毒软件。看完这一切我就上楼了,对同事们说10年之内不要跟医院推荐销售什么国产的东西,会害死我们的。同事还问我,这两类毛病你能修不?我说修不了,设计存在根本的问题,他们自己都解决不了,让我们修?那跟重新设计一台差不多了。

事实也证明了我说的是对的,这两家10年多了,还在原地踏步,虽然产品改进了不少,也OEM了不少,但就算他们自己设计的,打开一看还是那么的熟悉,模仿的别人的,但无论细节还是结果远远不如被模仿者。

到后来,单纯一个检验行业这类事情就太多了。外观有时候一看就知道模仿谁的,打开再看更是熟悉,生化多是参照日本,血球多是参照SYSMEX、ABX、mythic、abacus,当然也有仿高端的Abbott,但一个光路就给掐死了。其实在国内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找简单的模仿,这是很危险的。越是简单的东西,要想做到可靠就越困难,相比采用复杂的结构反而更容易保证可靠性。这就是库尔特的血球和SYSMEX的血球的差别,前者处处都不成为什么问题,几乎不需要精密调整什么,而后者处处都可能成为问题,每一步的调整都要有着严格的要求。但没人去仿库尔特的,因为太复杂太罗嗦都觉得没有必要,于是乎都冲SYSMEX较劲,但人家一套光路一套试剂就把你给卡死了,这些都是专利,都在老远等着你呢。不要以为我现在抄袭没人管我,没人得到惩罚,那是因为你还太小,踩死个蚂蚁不如拍死个蟑螂有成就感。但凡做大的血球生产厂,哪个不老老实实的买库尔特的电阻法专利的?如果不买,做大的那一天就是你死亡的那一天。

从03年起就陆陆续续接到厂家的咨询,现在更是频繁,每年都有新增的几家,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所谓的这些研发人员不成体系。没有做过完整的整体的项目的结构,仅仅是做过某些方面、某些零部件甚至仅仅是参与过罢了。对于一个整体机构的性能保证缺乏了解,而这一切是因为每一个零部件得不到保证造成的。

03年的时候有个厂家抄袭ABX,几乎做的一模一样,不得不佩服南方人的聪明。但结果就是做不准,对方也是没法了,发了一台样机给我,声明只要找到问题就行。运行刚10分钟,空做了3个标本就发现问题,液面高度竟然不一致,而且没有借助任何工具测量,仅凭肉眼观察就感觉不对了。计数池撤了换成量筒,果然发现不对,两个池子相差竟然超过100μL,而且两次的差别更大。不用试了,先查注射器怎么回事吧,还以为是简单的密封不好。开始还真的是密封不好,一会儿能封住一会儿封不住的,换了我找的密封圈处理之后,手工测试应该没问题了,但接上去还是不行。接着查机械部分,不带注射器肉眼都能看出来每次运动高度不同,最少差了一个螺距,我的妈呀,这都怎么设计呢?换上ABX原厂的程序之后,还是机械运行不太可靠,但毕竟有重复性了。于是拆了机械结构重新装配,发现螺杆导程跟人家原厂的并不一致,间隙和材料的选择也有问题,机加工也存在问题,算了,把ABX的全套机械和注射器搬过来吧。这下好多了,但重复性不尽人意,空吸定量已经很准了,做样本就是没有重复性,于是把采样针换成玻璃毛细管,发现每次的吸样高度不同。这更让我挠头了,都是人家ABX的了,怎么就不行了呢?难道是电源还是主板问题?简单的测量了一下,没什么问题。只好接上三组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注射器、管路和针尖的压力情况,这些发现问题了,压力下降的太明显了,而且没有规律。换成原厂的管道,立刻就稳定多了。唉,国产的东西什么都是问题。当把问题传真给厂家时,对方大吃一惊,不可能啊,一切都是照搬人家的啊,怎么人家就行,我们就不行呢?唉,人家是在自己的体系下进行设计匹配的,而你是在人家的体系下进行模仿的,人家的体系是什么并不知道,你的加工又达不到人家体系的要求,自然越差越远了,这不是模仿手机那么简单,机械的东西看不见的东西很多。

也就是在同一年,还是南方的厂子设计生化,问我为什么我把反应盘一个一个杯子的转都很稳定,怎么转半圈后就找不到位置了呢?而且还没有重复性,调都没法调呢?当时我还奇怪,这不就是个机械圆盘分度问题嘛,机械制造专业的课程啊,怎么会这么多问题呢?于是想详细了解一下,问问他们到底怎么回事?但对方说要保密,只是不理解为什么做不准呢?我当时就乐了,这玩意对于机械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到了你那里就要保密,算了你接着保密吧,我也不问了,反正也不是我研发。后来这个厂子也觉察出来这样问不是个办法了,换了一个人继续问,这次不那么保密了。由于问题都是同样的,换了个人而已,所以我就把他们等同为一个人,询问他们的连接方式和马达选择,以及盘子的大小,杯子的数量。然后根据我的计算,询问他们的惯量取值是多少,每杯子的步进数是多少?结果告诉我惯量没有计算,也不知道怎么计算,随便取了一个常数,而且步进也没有细分,全靠密集的导程实现步进分度。我跟他说了一下我粗算的惯量和提醒他应该细分,没想到这两个说法让他大吃一惊,首先不知道我怎么算的,而且还不知道什么叫细分。我当时就说算了,到此为止吧,搞机械自动化的这两条都不知道的话,最起码应该上网查查,也算对大学教育的一个补充,你可以保密,但不能保密到连上网查询都不做了,那就成了闭门造车了。反正到现在我对这些厂家的所谓国产的东西是心有余悸,绝不推荐的,研发人员这些东西都要问的话,那就不是什么研发人员了,简直是学徒了,他们做出来的东西那是按下葫芦起来瓢,好不了的。

89年那场事件之后,无论是上课还是在单位都没有什么事情可做,那么技术科的人最多的就是下车间当维修工了,反正老板不能让你们闲着,怎么也得有活儿干,修修设备调调软件什么的。我那个时候刚20岁,属于小孩儿,一般给我些轻快的活儿,修个电话、交换机,电脑、打印机什么的。修这个比较有成就感,特别是这些东西是在办公室里修,那些坐办公室的都能看到,一会儿修好一台挺让人佩服的,惹得那些下车间修大设备的同事郁闷不已:累活儿要紧的活儿都是我们干的,怎么受表扬和夸奖的都是你呢?于是在半个月之后我就被发配到车间修流水线去了,累死人不偿命还没人关心你。没几天,办公室的后勤就在流水线底下找到了我,问我都怎么修的那些,怎么你打开看看就知道哪里坏了,我们拆开看了半天也不懂呢?我们几个当时就在水流线下愣住了,修这些是要知道原理的啊,不是瞎看的。比如不振铃我们是先看看是否是喇叭或者蜂鸣器的线掉了,用表量一下是否降压整流出了问题,蜂鸣器是否坏了。打印机不打印是否是插头不好,马达驱动线掉了等等,是有目的的看。你们这一说好像我们是在瞎看瞎鼓捣,瞎猫碰了死耗子修好了,你们也不想想,有多少死耗子让我们碰上?而且我们总能碰上死耗子?那个时候我还是年轻气盛,嚷了一句干什么吆喝什么,我们是干这个的,当然要知道怎么查怎么修,你们不是干这个的,做好后勤就行了,顶多换个水龙头掏个下水道,把这些干好就可以了。没想到这句话把他们后勤惹翻了,落得个狂妄的名声,不过事后几年他们也承认,隔行如隔山,不是所谓的学学就能会的,基础上就差了许多。

后来转到医疗行业,发现进入这一行不是机械自动化或者电子口的人很多,而且还占了绝大多数,这给我一个误解,认为这个行业真的很简单,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就能干。直到五年后我才正视到这个问题,真的不简单,也真的不是一星半点儿的专业知识就能干的。

开始入行的时候,几乎都是抄袭和模仿,因为很少有培训,也很少有人愿意去花钱培训。单位给花钱培训的嫌没有学到东西,自己花钱又不舍得,那就自学吧,时间长点儿就是,但肯定省钱。不过无论是抄袭还是模仿,一定要知其所以然,否则就成了撞死耗子了,这次能撞上,下次就不一定了。

说一个简单的例子,修血球最常见的是血小板高。很多人的帖子写了很多,反正就是什么都搞了就是不好。见到这话我就生气,扔了算了,都搞了还不好不是你不行就是机器不行。而且事后都证明是你不行。我对学徒们说的方法都很简单,大多数机器是允许拔下电极线的,那么拔下来电极线结果为0,那就不要怀疑什么板子电源了,就是在计数池部分,不外乎液面不足导致吸引的是空气或者气泡部分--这跟液面分配有关,查找相关的地方去;还有的是加入液体就被吸走了,这与混匀和排空有关;还有的是池子漏液,电极头湿了,恒流源被破坏;还有的是电极线屏蔽被破坏;很多人对于这两条笑话很多,漏液干了自然会结晶,而且阴天下雨还会返潮,于是乎很多方法都有,最可笑的就是带着电吹风,冲着计数头吹几下就好了。等不好的时候再吹,这就形成了检验科上班后先打开电吹风吹血球,然后再开机自检的现象,很有意思,有时候检验科血球多了,这个场面竟然也很壮观。还有的是计数过程中不断的有液体或者颗粒注入到池子里,这要检查相关的管路和阀;当然还有试剂被污染的情况,而且不要局限于稀释液。基本上就是这些,至于接地和屏蔽那些都是幌子,掩盖真实问题的幌子。地线就是怕发生触电事故,保护人的生命安全的,至于接地结果才能好,那只能说明仪器的关键屏蔽被破坏了,只能依靠金属壳接地当做整体屏蔽了。那么与之有关的就是屏蔽信号线的屏蔽层、屏蔽盒的接地螺丝或者接触面等等这些问题。如果拔下电极线都有数值的话,那就不要查什么池子、线了,先查电源吧。特别是双电源放大器的电源是否不平衡,一般的机器只需要查正负电源就行了,而库尔特的不能这么查,因为它设计的带有保护,要一个放大器一个放大器的查电源,哪一个不平衡就换掉哪一个放大器。

维修过程中有时候需要进行一些改造或者创新,比如用软管容易脱落的或者经常脱落的地方我会改用硬管,前提是内径一样。比如有人嫌日本的清洗剂瓶没有空液报警就自己做了一个,此举虽然招来很多反对,认为是太懒,每天查看一下不就完了吗?不过也不否认,日本这一点做的确实有些欠妥,能自动监测的为什么不呢?所以这位设备科的技术人员的做法既没有破坏机器的结构性能,又增加了一个极易被忽视的监测点,这属于合理的创新范畴,值得推广。还有的方法是不可复制的,当笑话看看罢了,比如小孔裂了,一位仁兄用胶粘了起来跟完好的一样用,而且还发表了论文,声称使用半年了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有些所谓的创新维修还是小心吧,当初在99年的时候全山东都有一个笑话。那是说KX21的1号阀的限流管,这位仁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查出是这个管道堵塞了,反复研究之后认为这个管道是多余的,没用,于是去掉了,直接插到1号阀上,当时好像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就这么走了。随后这个机器就故障不断,那时刚上市的机型,会修的不多,代理也是刚接手,经验也不足,走了不少弯路。最后一位高人出现了,先前的工程师也在场,要学学到底怎么回事。这位高人通过同事们几次返回来的信息认定这个地方的问题了,提前准备了一套带着,打开机器一看果然是这个问题,于是让先前的那个人出去,自己换上之后再让他进来。到底那人也不知道怎么好的,还为此郁闷不已。直到01年到我那里玩,坐着闲聊的时候说起这事,虽然他已经不干这行一年多了,但还是耿耿于怀。听完他的叙述之后,我也没明白,只是认为不应是什么大问题,可能你疏忽了什么,于是问他拆了什么或者拿掉了什么没有。毕竟两年了,他都忘了差不多了,但还是清晰的记得是限流管堵了,觉得没用就给拆了。那就对了,就是这个原因。当时办公室就有一台21,让他拆了限流管,再开机的时候故障跟他以前遇到的差不多,这个结果让他懊悔不已,惊呼一个小举动酿成大错,并为此灰心意冷放弃了这个行业。

还有的创新改造简直是在拿生命开玩笑,在群里有一个被我踹了出去,说修高压锅,压力传感器坏了,买一个要70块,太贵。于是一看板子很简单,就一个51的单片机嘛,自己编程写了程序,没有压力和温度控制,直接就是按下开关加热,到时间关闭。我一看这句带有自我标榜自我吹嘘水平多么厉害的话就把这人踹了出去,首先医疗维修一个70块钱的传感器根本不叫钱,这都嫌贵的话你也做不了维修了,也就修个自行车吧。其次是修改程序算你有一定的水平,但你不监测压力和温度,一旦锅内压力过高导致爆裂怎么办?要伤人出事故的。怎么就能肯定在规定的时间它不会过压呢?否则人家直接设计成定时控制的,干吗还要控温控压呢?再说你温度压力达不到,如何保证消毒效果?这简直是开玩笑了。

还有些维修光模仿是不行的,要知道为什么,不然还是个灾难,这一般是在大设备上的大故障上,很少遇到的故障上。举一个例子,大生化的机械调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工调整软件或电子验证,另一种是软件步进调整。后一种一般解决轻微的定位问题,作为微调使用,一般是维护时采用的。而等到报错了就要采用前者了。而手工调整都是以反应盘为中心的,无论是样本还是试剂臂都要先定位在反应盘位置上的准确,然后才是冲洗池和样本位或者试剂位的定位准确。那么在反应盘位置一般是调整针臂的轴,冲洗池位置都是调整冲洗池的定位,而在样本位或试剂位都是调整样本盘或者试剂盘的步进或者码盘。如果是轨道进样,样本位只需要调整最后一个定位传感器的位置就可以了,用眼观察就行,毕竟生化定位不是那么严格,0.5mm的误差肉眼足以保证的。当然冲洗站和搅拌装置也是以反应盘为中心的。但有时候会遇到反应盘错位,这虽然很少遇到,但毕竟还是能遇到。现象是吸光度检查发生偏差,光路不在反应杯的正中心,这一点不同的机器有不同的检查方法,光度计检查开始位置有问题。盘面上的检查就是所有的针臂包括冲洗站搅拌装置都出现同一偏差,那么这个时候就要检查传动皮带或者齿轮,以及其润滑情况,确保没有问题的前提下,就要调整反应盘的码盘。这一点很麻烦,首先反应盘下面的码盘不是那么好调,调一次不一定能调准,反反复复的要折腾好几回,遇到水浴的机器就别想拿下来调了,钻到里面去吧。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松开码盘的定位,按照偏差相反的方向调整一定的角度,这个角度是根据传动比来计算的,估算几次就差不多了。调整之后再固定好就行了。但就是这么一个举动,很多同行把它称为人家高手钻到里面不知道划拉了什么地方,而且就划拉了几次就好了。这有些让人无奈,其实这话他们自己说出来就觉得不可思议,怎么就能划拉一下就好了呢?肯定是有原因有方法的,怎么就不能问问呢?可我们就是不问,就是看,然后就模仿,也钻到下面划拉,而且是挨个部件划拉,然后发帖子说都搞了,也都划拉了多遍了,就是不好,并且题目冠以史无前例的怪问题,从未遇到的怪现象等等。

有些人喜欢创新,不是因为水平多高,对机器有多少理解,而是为了省钱。到了什么程度呢?万用表的钱都要省,理由不是为了省钱,而是太大,不好拿。我看就是为了省钱,你出门维修不带包?多大的万用表你装不进去?百十元的万用表足够平时的维修使用了,舍不得?还是不会用?于是乎没有万用表怎么测光耦,怎么测开关,怎么测压力传感器或者温度传感器等等,甚至还问没有万用表怎么测电源。这些问题贴我是见一个删一个,你不要脸我还嫌丢人呢。

该配的仪表配上吧 ,高档的买不起,低端的还是可以的,麻烦点总比没有强,总比自己是瞎子聋子强,有了这些仪表我们就有了眼睛和耳朵,就给维修提供了判断依据,对维修思路的建立就有了帮助。你可以没有高端的,但低端的你总得有。就像企鹅,总是被模仿,就是没人起诉它,你有的俺也有,俺的不见得比你好,但俺的客户群多,一样把你拍在沙滩上。

最后提醒大家,医疗的维修也好研发也好,真的不是一两个专业就能搞明白的,放弃看几本书跟着师傅学几天就能学会的打算吧,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时候可以上推到上小学就选择错了方向。所以先一步一步来,先一个型号一种问题,当你真正的把一个型号搞透了,其他的机型相信也就很快了,这跟时间无关。很多人修了几年同一个型号的机器还是没有搞透,那就没办法了,只能用不用心来解释了。很多老板问我,我的人搞了那么多年这个机器,怎么还是修不了呢?这个机器很难吗?我多数会说是人的问题,是思维逻辑问题。这些年也上门到一些代理商那里培训,开始测试个人程度的一天就会发现很多问题,也许是这一代人跳跃性思维太严重的缘故,条理性很差。这里举一个几年前到代理商那里培训的例子,代理商很大,嫌厂家培训的不细致,单独花钱请我过去培训。这让我受宠若惊,细细的准备了好久才去。

事情是这样的:正好有台机器是个五分类,不定期报错,报马达错误,观察到的现象是报错时马达机械部分打滑,关机重启就好,如果不关机,就永远错误下去。我说那就拿这台作为测试机吧,等问题出现你们挨个检查,别关机,我看着,这样我就知道你们的手法或者思路差在哪里,也就知道该怎么具体培训了。

开机不到20分钟,问题出现了,于是让几个人分别作检查,结果几个人做了大部分相同的检查,偶尔几步不同,跳跃性很大:先查主板电源,得到电源没有问题的结论,然后挨个测试电磁阀,得到电磁阀良好的结论;又去查220V的电源,也很好;有去查接地的,还有测量马达四根线的电压的,只有一个检查管道是否接错或者有扭曲堵塞的情况。最后给我的结论是可能是板子问题。我找了一个人,电子系毕业的,让他听我的指令来检查:先拔掉与泵连接的所有管道,测试也打滑;接着拆除马达与机械的连接,其实很简单,拆掉联轴器就是,再测试,竟然肉眼都能看到马达打滑。这是几个人同时说闹了半天是马达问题。我说不一定,接着让他摸一下板子相应的驱动位置,结果告诉我一个电阻很烫。我对这个电路很熟悉,知道这个很烫的电阻是个分压取样用的,它很烫了应该是前面分压的有问题了,让他量几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就知道分压不准了。列了一个清单让他们去买几个电阻回来换上,一切都解决了。接下来才是培训,还是以这个故障为例子讲解的思路:出现打滑报错,首先要怀疑管道和电磁阀阻塞造成的,前面工作的很好,说明没有接错,那么重点就是堵塞或者阀损坏。为了继续判断可能的泵原因,把所有的管道都去掉,就不会有管道和阀的因素了,还是报错也看到打滑,先要排除马达或机械问题。当然这个时候也可以用替换法,找一个相同的结构接上去试试,没有的话,找同机内其他类似相序的马达接上去试试。如果独此一个,拆掉机械结构检查马达,其实这一步是多余了,现在的步进马达很少坏,而且坏了也不会出现这样打滑的情况,这样做只是为了让他们判断其他类型马达时的步骤,然后就是判断板子问题。好在他们是代理商,直接换板而不是修板,这让我省事不少。
所以,我要说的是一个故障检查的条理性和叙述的条理性非常重要,东一棒槌西一榔头的方法真的不可取。没有条理性的帖子你写的再多也没有人理会,非把你当糊涂虫不可。前几天被我骂的就是个例子:灯泡是好的,也有电,就是不亮。常理分析就是灯座接触不好,没有电源回路或者驱动电流不够。前者是常识,后者需要经过计算和测量,有时候厂家会给出这些参数甚至调整方法。但此人的回帖把我惹急了,说电源是24V的,换了一个很好,但灯泡是12V的就是不亮。什么意思?12V的灯泡接24V上去了?这怎么解释?当时我还没生气,只是让他解释一下。结果此人再次回帖真的把我惹急了,说你们这些人根本不了解这个机器,这个机器是24V的电源给到一个控制板上,然后控制板再分出来12V给灯泡。这跟是否熟悉无关,完全是思路问题。那么我问你,灯泡不亮你为什么不测量这个控制板接灯泡的引线两端呢?为什么跳过这一关键的步骤去测量后面的24V呢?你干吗不去测量220V是否正常呢?这是典型的跳跃不当,躲过关键的东西。就算直接量的灯泡两端我都要问问你是两个表笔分别接到两个端子上还是一个表笔接机壳,另一个表笔分别碰这两端。为什么要这么问呢?因为表笔直接量两端得到12V,我会认为回路是存在的,可能的问题是接触或者电流不够;如果一个接机壳另一个挨个碰,那还要怀疑根本没有触发,也就没有回路,因为有些设计的控制是在回路上通断,而不是在电源端控制。所以,不要乱跳跃,演小品说相声你可以跳跃抖包袱,这是在维修,一切都要按部就班。不是羡慕人家外国人的维修SOP,几步就可以判断出问题所在吗?那就是步骤 ,正确的步骤,人家没有跳跃,人家是先判断出一个范围,然后一个一个的排除,最后留下来的就是故障点,而不是我们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乱来,不仅找不到问题所在,还把自己和别人搞糊涂。

借题发挥了一下,别的不多说了,慢慢来吧,都会有的,关键要沉下心来,一步一步的搞明白再说别的吧。

 

看贴要回是本分,有问必答是人才,解决问题回贴是公德.
医疗设备维修.维修咨询(请尽可能在论坛提问),协助维修,上门服务.
电话:13991827712

yeec维修网视频培训资料购买链接
BeckmanCoulter DXA系列培训资料
Ortho VITROS 系列培训资料
Ortho enGen_ThermoFisher TCA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培训资料
Roche Cobas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培训资料
Roche Cobas modular系列分析仪培训资料
Horiba-ABX Yumizen系列培训资料
DiaSorin Liaison系列培训资料
Advia2120培训资料
Inpeco-Aptio系列培训资料
Atellica Solution系列培训资料
Siemens Immunoassay系列培训资料 西门子化学发光系列
SIEMENS Advia系列培训资料 西门子生化系列
Toshiba/Abbott系列培训资料 东芝雅培生化系列
Abbott Architect 系列培训资料 雅培生化化学发光系列
ACL TOP 系列培训资料 沃芬TOP血凝系列
BeckmanCoulter Immunoassay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化学发光系列
BeckmanCoulter DXH 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DXH血球系列
BeckmanCoulter自动样品处理系统介绍性培训资料 贝克曼前后处理流水线系列
BeckmanCoulter AU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AU生化系列
BeckmanCoulter DXC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DXC生化系列
LaboSpect003/008/AS 7100/7180分析仪培训资料
Horiba-ABX系列培训资料 Horiba-ABX血球系列
Sysmex 血凝系列培训(CA/CS)
Sysmex 尿液分析系列培训(UF1000/5000/UC3500)
Sysmex 血球系列培训(KX21/POCH/XS/XT/XE)
Sysmex XN系列培训(XN-L/XN1000/XN2000/XN3000/XN9000)
Sysmex HISCL系列培训
可直接淘宝店铺购买https://yeec.taobao.com,或咨询手机/微信:13991827712,QQ:67708237
 

尼磊 发表于 2010-12-6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受益匪浅,大家风范
陈毅 发表于 2010-12-6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经典了。现在在国产厂家呆久了,对这个行业都快绝望了。
牧花 发表于 2010-12-7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郑工的一息话。感触真的很多。我检验专业毕业,出来学校后就应聘了一个做检验仪器销售的单位。本来咱想的是做销售,可是由于在公司实习的时候。老板看到我这个人挺机灵的,就发动我去做维修。咱当时也小,什么也不懂,也就没有去做销售。售后一做就是4年。刚开始也没有人教,连修机子也是在剽窃别人的思路,想想当初也是很可笑。记得第一次修的机子是ABX m60,故障是结果出现*号,重复性不好。自己也没有修过这个机子的经验,而且被老板说这设备很贵的不要乱来。当初自己都发毛了,自己就一个人和那机子大眼对小眼盯了一天。快下班了,还是没有找到问题(压根就连仪器都没有拆能找到?)没有办法就给老板打电话说这东西我修不了。可是老板说你慢慢来,不行就到网上找点资料。百度---ABX m60果出现*号------YEEC,看了很多关于这个方面的帖子。可是越看越着急。问题是一个,但造成这样故障的原因就太多了,电源,电路,液路。后来也没有办法了,只能捡那些比较简单的自己能操作的原因来尝试的解决。最后还好终于修好了。把后面的密封圈换了,故障解决了。自己好轻松,但是也发现这个很难,也是在那个时候知道了YEEC。多是有了问题就上这看看,尝试着用别人的思路来解决问题。有解决了的,也有被别人思路给绕死的。

维修也是铁杵成针的一个过程,需求的不只是耐心,更讲求的是实力,技巧,经验。

真的非常感谢YEEC这个平台,虽然我现在不干维修了。但是从接触YEEC以来不只是被大家的技术给折服。更多的是被老大们这个无私的,耐心的,也恨铁不成钢的一份老师的心给感动。

黄冲 发表于 2010-12-8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拜读了老大的文章,受益匪浅啊。不过企鹅也够不要脸的,总仿造别的人赚自己的钱……哈哈
希望之光 发表于 2010-12-8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上海高岗 发表于 2010-12-8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
范困 发表于 2010-12-8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见解,佩服佩服。

向前辈学习,向前辈致敬。

黄朝群 发表于 2010-12-10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前辈学习,向前辈致敬。

苏信 发表于 2010-12-10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拜读了郑老师的文章,深有体会。有些工程师不好好去弄清原理,最后还说不小心弄好了。呵呵,雷倒你。
无忧无虑 发表于 2010-12-10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国内的研发主要是人不行的,更多的是主管不行,所以弯路越走越多。真正的原理理解和细节研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说到底,不管怎么保密,真正拿出像样的东西才是道理。
陈海军 发表于 2010-12-11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佩服郑老师善于总结的精神
陈海军 发表于 2010-12-11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儿子的话是不是应该是:“腾讯总是模仿,从未被起诉。”?然好像有点难理解,前面没“被”字。
犬儒天下 发表于 2010-12-15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体会最深的是SOP
樊建斌 发表于 2010-12-16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牧花在2010-12-7 12:09:00的发言:

看了郑工的一息话。感触真的很多。我检验专业毕业,出来学校后就应聘了一个做检验仪器销售的单位。本来咱想的是做销售,可是由于在公司实习的时候。老板看到我这个人挺机灵的,就发动我去做维修。咱当时也小,什么也不懂,也就没有去做销售。售后一做就是4年。刚开始也没有人教,连修机子也是在剽窃别人的思路,想想当初也是很可笑。记得第一次修的机子是ABX m60,故障是结果出现*号,重复性不好。自己也没有修过这个机子的经验,而且被老板说这设备很贵的不要乱来。当初自己都发毛了,自己就一个人和那机子大眼对小眼盯了一天。快下班了,还是没有找到问题(压根就连仪器都没有拆能找到?)没有办法就给老板打电话说这东西我修不了。可是老板说你慢慢来,不行就到网上找点资料。百度---ABX m60果出现*号------YEEC,看了很多关于这个方面的帖子。可是越看越着急。问题是一个,但造成这样故障的原因就太多了,电源,电路,液路。后来也没有办法了,只能捡那些比较简单的自己能操作的原因来尝试的解决。最后还好终于修好了。把后面的密封圈换了,故障解决了。自己好轻松,但是也发现这个很难,也是在那个时候知道了YEEC。多是有了问题就上这看看,尝试着用别人的思路来解决问题。有解决了的,也有被别人思路给绕死的。

维修也是铁杵成针的一个过程,需求的不只是耐心,更讲求的是实力,技巧,经验。

真的非常感谢YEEC这个平台,虽然我现在不干维修了。但是从接触YEEC以来不只是被大家的技术给折服。更多的是被老大们这个无私的,耐心的,也恨铁不成钢的一份老师的心给感动。

呵呵,“恨铁不成钢的老师”很形象嘛,老师好象有些厉害,不过我喜欢,遇到这样的老师才有动力。下回老郑再办培训班,单位不让去,我花自己钱也得去。

看完老师的的帖子,感叹!!人才呀!思路敏捷,心思缜密,学识广泛……这才是地地道道的维修工程师啊。总之,两个字:厉害!还有,如此犀利的帖子,喜欢!

维修检验为主,因为我爱好本行,所以不断求进。
mune01 发表于 2010-12-21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又一经典文章,佩服!在老大身上可以学到不仅仅只是维修东西,更多的如何做人、做事!

不胜感激!!!!!!

imixwang 发表于 2010-12-21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啊

小东 发表于 2010-12-25 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搞这行的我越来越觉得就像是学日语,“笑着进来,哭着出去。”这其中需要具备对该事业极大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最重要的“悟性”。
狗蛋 发表于 2010-12-27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郑老师的帖子,收获不小,谢谢。

风·雅·颂 发表于 2010-12-27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第十九届检验仪器(西安)培训班通知

QQ|申请友链|手机版|小黑屋|加入QQ群|注销账号|体会网 ( 陕ICP备05007619号 )

GMT+8, 2024-3-29 10:15 , Processed in 0.254292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