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 王保华 2009-02-01 第2版 摘要:本书以测量方法为主导,同时介绍相关的医学仪器,即将测量与仪器进行系统化论述,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的生物医学测量方法及仪器。主要内容包括:生物电测量及仪器,生理参数测量及仪器,生化参数测量及仪器,超声诊断仪器,病人监护系统,植入式测量及仪器,生物医学光子测量及仪器,细胞及生物大分子层次上的测量技术及仪器,医学成像及图像引导下的诊疗技术等。本书可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医疗器械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医院中的医技人员,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从事生物医学测量及仪器工作的研究人员,以及电子与信息工程领域中的科技人员作为参考书和教科书。 目录: 第一版前言 ----------------3 第二版前言 ----------------5 1 绪论 ----------------15 1.1 生物医学测量的范围 ----------------15 1.2 生物医学测量的基本特点 ----------------16 1.2.1 生物医学测量基本属于弱信号测量 ----------------16 1.2.2 生物体内的噪声对测量有重要影响 ----------------16 1.2.3 信息测量中容易引入外界环境的干扰 ----------------17 1.2.4 生物医学信息的多变性 ----------------18 1.2.5 生物医学测量的安全要求 ----------------19 1.3 生物医学测量方法的分类 ----------------20 1.3.1 按测量对象分:离体测量与在体测量 ----------------20 1.3.2 按测量条件分:无创测量、有创测量与微创测量 ----------------21 1.3.3 按测量结果表达形式分:一维信息测量和多维信息测量 ----------------21 1.4 生物医学测量电极与传感器 ----------------22 1.4.1 引言 ----------------22 1.4.2 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分类 ----------------23 1.4.3 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发展 ----------------24 1.5 生物医学测量仪器 ----------------26 1.5.1 生物医学测量系统的基本组成 ----------------26 1.5.2 生物医学测量仪器的种类 ----------------26 1.5.3 生物医学测量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8 1.6 生物医学测量及其仪器的发展简史和趋势 ----------------33 1.6.1 生物医学测量及其仪器的发展与现状 ----------------33 1.6.2 生物医学测量及其仪器的发展趋势 ----------------35 2 生物电测量及仪器 ----------------38 2.1 生物电测量电极 ----------------38 2.2 心电测量及仪器 ----------------39 2.2.1 心电的产生和心电图 ----------------39 2.2.2 体表心电图导联 ----------------41 2.2.3 心电图描记——心电图机 ----------------43 2.2.4 心电图的自动诊断 ----------------49 2.2.5 心电向量图 ----------------51 2.2.6 希氏束电图及其测量 ----------------54 2.2.7 心室晚电位测量 ----------------60 2.2.8 高频心电图分析仪 ----------------63 2.2.9 运动心电图测量 ----------------65 2.2.10 心电地形图仪——体表心电标测系统 ----------------65 2.2.11 心电图逆问题 ----------------68 2.3 脑电测量及仪器 ----------------69 2.3.1 脑电的产生和脑电图 ----------------69 2.3.2 脑电图机 ----------------69 2.3.3 脑电信号分析 ----------------71 2.3.4 诱发脑电技术 ----------------74 2.3.5 脑电技术的延伸 ----------------76 2.4 肌电测量及仪器 ----------------77 2.4.1 肌细胞中的生物电位 ----------------77 2.4.2 肌电的引导与记录 ----------------78 2.4.3 典型肌电图仪的结构与指标 ----------------79 2.4.4 肌电图检查 ----------------80 2.5 其他生物电测量及仪器 ----------------84 2.5.1 视网膜电图、眼电图及眼震电图 ----------------84 2.5.2 胃电图 ----------------88 2.6 多道电生理记录仪 ----------------90 2.7 生物磁测量:心磁图和脑磁图 ----------------91 3 生理参数测量及仪器 ----------------95 3.1 生理参数的传感技术 ----------------95 3.1.1 位移传感器 ----------------95 3.1.2 压力传感器 ----------------95 3.1.3 流量传感器 ----------------95 3.1.4 振动传感器 ----------------96 3.1.5 温度传感器 ----------------96 3.1.6 光传感器 ----------------96 3.2 血压及心输出量测量技术 ----------------96 3.2.1 引言 ----------------96 3.2.2 有创血压监测 ----------------97 3.2.3 无创血压监测 ----------------106 3.2.4 心输出量测量 ----------------108 3.3 生物声测量 ----------------112 3.3.1 引言 ----------------112 3.3.2 心音测量及仪器 ----------------112 3.3.3 耳声发射测量 ----------------114 3.4 血流测量及仪器 ----------------115 3.4.1 引言 ----------------115 3.4.2 电磁血流量计 ----------------118 3.4.3 超声多普勒血流仪 ----------------120 3.4.4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 ----------------122 3.4.5 阻抗式血流图仪 ----------------126 3.5 体温测量 ----------------128 3.5.1 引言 ----------------128 3.5.2 热电偶测量 ----------------128 3.5.3 PN结测温 ----------------129 3.5.4 金属丝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测温 ----------------130 3.5.5 液晶测温 ----------------130 3.5.6 石英晶体测温 ----------------131 3.5.7 深部体温的测量 ----------------131 3.5.8 非接触式测温和温度分布的测量 ----------------131 3.6 呼吸功能测量及仪器 ----------------132 3.6.1 引言 ----------------132 3.6.2 压差式呼吸流量计 ----------------135 3.6.3 电阻抗式呼吸监测仪 ----------------138 3.6.4 肺顺应性的测量 ----------------139 3.7 血液流变学测量与仪器 ----------------141 3.7.1 引言 ----------------141 3.7.2 血液黏度计 ----------------143 3.7.3 血液流变仪 ----------------144 3.8 在体无创及微创测量技术 ----------------146 4 生化参数测量与仪器 ----------------148 4.1 引言 ----------------148 4.1.1 生化参数测量的特点 ----------------148 4.1.2 现行生化参数测量技术 ----------------148 4.2 血气分析仪 ----------------150 4.2.1 血氧测定 ----------------150 4.2.2 血中二氧化碳测定 ----------------154 4.2.3 血液pH测量 ----------------156 4.2.4 集成化血气分析电极 ----------------156 4.2.5 血气分析仪 ----------------157 4.3 经皮血气监测仪 ----------------158 4.3.1 经皮血气监测 ----------------158 4.3.2 电化学电极经皮血气监测 ----------------159 4.3.3 质谱仪式经皮血气监测 ----------------161 4.3.4 气相色谱分析式经皮血气监测 ----------------161 4.3.5 临床应用 ----------------162 4.4 电解质分析仪 ----------------163 4.4.1 临床用离子选择电极 ----------------163 4.4.2 临床用电解质分析仪 ----------------166 4.5 自动生化分析仪 ----------------167 4.5.1 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 ----------------168 4.5.2 分立式自动分析仪 ----------------170 4.5.3 离心式自动分析仪 ----------------171 4.5.4 反应速度测定仪 ----------------172 4.6 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 ----------------173 4.7 生化参数测量技术的几个发展方向 ----------------175 4.7.1 新型化学及生物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 ----------------175 4.7.2 多种检测方法、技术的综合化,实现生化检验的全自动化 ----------------175 4.7.3 从离体测量向在体测量过渡 ----------------176 5 病房监护系统 ----------------177 5.1 概述 ----------------177 5.2 心电床边监护仪 ----------------179 5.2.1 引言 ----------------179 5.2.2 模拟式心电床边监护仪 ----------------179 5.2.3 波形-字符同屏显示的心电床边监护仪 ----------------181 5.2.4 心律失常床边监护仪 ----------------184 5.2.5 多参数床边监护仪 ----------------195 5.3 中央集中监护 ----------------197 5.3.1 引言 ----------------197 5.3.2 心电集中监护系统 ----------------197 5.3.3 多生理参数集中监护系统 ----------------209 5.4 动态监护 ----------------218 5.4.1 动态心电监护 ----------------218 5.4.2 动态血压监护 ----------------220 5.4.3 其他 ----------------223 5.5 其他类型的监护系统 ----------------223 5.5.1 胎儿监护 ----------------223 5.5.2 新生儿监护 ----------------224 5.5.3 高压氧舱监护 ----------------225 5.5.4 麻醉监护 ----------------226 5.5.5 睡眠监护 ----------------229 5.6 临床监护信息系统 ----------------230 5.7 监护系统的几个发展方向 ----------------231 5.7.1 多功能监护 ----------------231 5.7.2 多参数监护 ----------------232 5.7.3 自动化及闭环控制 ----------------232 5.7.4 系统化及网络化 ----------------232 5.7.5 携带式及植入式监护 ----------------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