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yeec近年来原创帖合集 本站基础知识下载汇总 yeec网站学习币充值链接 学习中心正式上线

[分享] [转发]红细胞平均体积的讨论

[复制链接]
郑振寰 发表于 2006-5-22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才能更好的浏览或提问。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发表在网络上的一个血液分析仪的探讨

虽然有伪命题的嫌疑,但还是参考一下:

黄显文于 2006-4-14 7:09:57发表

尊敬的Sysmex公司总裁∶ 您好!首先,感谢贵公司为我们生产出高质量的血液分析仪。但是,我经过十年的研究,做过几十次实验,用自己独创的一套细胞模型理论推导出“细胞渗透平衡定律”(此定律可通过实验验证)……总之我根据“细胞渗透平衡定律”有充足的理由,证明贵公司的产品在设计上还存在重大缺陷——这个缺陷就是血液分析仪只用电阻抗法原理测定血细胞数目和细胞体积,却忽略了细胞渗透平衡定律对细胞体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当样本的血浆渗透压处于等渗时,血液分析仪测定的MCV等于真值MCV(即血液分析仪测定的MCV准确)。②当样本的血浆渗透压处于高渗时,血液分析仪测定的MCV大于真值MCV(即血液分析仪测定的MCV不准确,呈假性升高)。例如∶有一糖尿病人,血浆渗透压呈高渗性,其真值MCV=85fl,但经血液分析仪测定的MCV=110fl。③当样本的血浆渗透压处于低渗时,血液分析仪测定的MCV小于真值MCV(即血液分析仪测定的MCV不准确,呈假性降低)。④当样本的血浆渗透压偏离渗透压正常值越大,则血液分析仪测定的MCV偏离真值MCV越大,血液分析仪测定的MCV准确度越小。临床上低钠低渗透压血症、失盐性脱水、腹膜炎、大面积烧伤、水中毒等,其血浆渗透压可降至260mOsm/kg•H2O;高渗高糖无酮症患者的血浆渗透压可高达370mOsm/kg•H2O……总之血浆渗透压异常在临床上特别是急症经常出现。遗憾的是,当人体血浆渗透压处于异时,血液分析仪测定的MCV(还包括HCT、MCHC、MPV;因为HCT=RBC×MCV,MCHC=HGB/HCT)的准确度将明显降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血液分析仪的缺陷就完全暴露出来。不过这种缺陷,不仅贵公司的产品存在,而世界所有公司的产品也同样存在。现在全世界生产血液分析仪的公司,除了贵公司,还有COULTER、ABBOTT、SWELAB等,所有这些公司的产品质量都几乎达到同一高度,所以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我们佩服库尔特先生,其发明电阻抗法用于细胞计数代替手工计数,是一大进步,但近十年来,血液分析仪除了WBC分类有所发展而细胞体积(例如MCV、MPV)方面根本毫无发展。正因如此,如果贵公司能开发出一种可纠正这种缺陷并有自动校正功能的新一代血液分析仪(我称之为仿真血液分析仪),这对于打败竟争对手、促进贵公司的发展将十分有利。现有的血液分析仪只用电阻抗法原理;笔者设计的仿真血液分析仪同时用电阻抗法原理和细胞渗透平衡原理,因此仿真血液分析仪对MCV、MCHC、HCT、MPV的测定比现有的血液分析仪具有更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而今我完全掌握生产仿真血液分析仪技术原理,并认为是当今世界首先掌握此技术的人。今我真诚地想与贵公司合作生产仿真血液分析仪,恳请贵公司绐我施展才华的机会,并盼早日回音。此致敬礼 黄显文 20060401 附A∶ ① 电邮联系∶h333888@sohucom ② 联系电话∶(86)13066200899 附B∶关于“细胞渗透平衡定律”在血液分析仪上的应用 1笔者根据Van’t Hoff定律、渗透平衡理论以及笔者提出的膜细胞模型等理论推导出“细胞渗透平衡定律”。 2关键词∶半透膜、渗透平衡定律、渗透平衡时间、真值MCV、渗透平衡MCV、血液分析仪测定的MCV。 3概念 ①∶我们知道,RBC膜属于半透膜。所谓半透膜就是水分子可自由通过,而其他离子或分子不能自由通过的膜。我们把具有半透膜的细胞叫做膜细胞。RBC、PLT、WBC就属于膜细胞。下面主要讨论RBC。RBC内液产生的渗透压叫做“RBC渗透压”;RBC渗透压等于该人血浆渗透压。如果RBC渗透压等于溶液渗透压,那么这种溶液叫做RBC的等渗溶液;将RBC置于等渗溶液中,RBC的体积始终保持不变。如果RBC渗透压小于溶液的渗透压,那么这种溶液叫做RBC的高渗溶液;将RBC置于高渗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RBC的体积将变小。如果RBC渗透压大于溶液的渗透压,那么这种溶液叫做RBC的低渗溶液;将RBC置于低渗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RBC的体积将变大。 ②“渗透平衡”概念∶水永远是从低渗透压的一侧通过膜流向高渗透压的一侧,直到膜两侧渗透压相等为止。RBC在高渗(或低渗)溶液中,RBC体积虽然会变小(或变大),但是不会无限地变小(或变大),而是小(或大)到一定程度时,即当RBC新建立的渗透压等于溶液的渗透压时,RBC的体积就不再发生变化,这种情况叫做渗透平衡。处于渗透平衡时,RBC新建立的渗透压必然等于溶液新建立的渗透压。RBC渗透平衡定律就是研究溶液渗透压对RBC体积的影响规律,笔者已经发现了他们之间的数学关系式,由于频及到笔者的发明,也是我提出生产仿真血液分析仪的主要依据,所以在这里我暂时不能公开。 ③“渗透平衡时间”概念∶将RBC置于不等渗溶液中,从开始至刚好建立渗透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叫做“渗透平衡时间”(单位∶s)。RBC渗透平衡时间通常是非常短的,我们猜测其不到1秒。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血液分析仪显然只能测定RBC达到渗透平衡时的体积,而根本不能测定RBC在血液中的体积(即真值MCV)。 ④关于血液分析仪测定MCV的讨论∶现在绝大多数血液分析仪都是阻抗型的。其原理是∶血细胞(RBC、WBC、PLT)经稀释液制成悬液,血细胞对比稀释液,稀释液属导电性,血细胞属非导电性,血细胞透过微孔瞬间的电阻变化产生脉冲电流而计数。但是血细胞与稀释液一旦混合,细胞渗透平衡定律就会立即发生作用。RBC渗透平衡定律发生作用的结果是∶RBC的体积可能会发生变化(当RBC渗透压等于稀释液渗透压时,经RBC渗透平衡定律发生作用,RBC体积不变,血液分析仪测定的MCV等于真值MCV;当RBC渗透压大于稀释液渗透压时,经RBC渗透平衡定律发生作用,RBC体积变大,血液分析仪测定的MCV大于真值MCV;当RBC渗透压小于稀释液渗透压时,经RBC渗透平衡定律发生作用,RBC体积变小,血液分析仪测定的MCV小于真值MCV)。 ⑤有资料表明,人的血浆渗透浓度参考值是280-320mOsm/L。临床上低钠低渗透压血症、失盐性脱水、腹膜炎、大面积烧伤、水中毒等,其血浆渗透压可降至260mOsm/kg•H2O;高渗高糖无酮症患者的血浆渗透压可高达370mOsm/kg•H2O……总之血浆渗透压异常在临床上特别是急症经常出现。但是稀释液配方固定,那么稀释液渗透压即固定,所以等于稀释液渗透压的RBC才与稀释液等渗,不等于稀释液渗透压的RBC与稀释液将不等渗。RBC与稀释液不等渗,那么用稀释液稀释RBC时,RBC渗透平衡定律就会发生作用,作用的结果是RBC体积发生变化,造成血液分析仪测定的MCV不等于真值MCV。这里我只讨论假设稀释液渗透压是等渗的,致于稀释液渗透压是非等渗的,我用下面第⑥点间接去说明。 ⑥我们知道,不同公司生产的血液分析仪,所用的稀释液配方是不同的,其稀释液渗透压也不相同,例如TOA Sysmex F-820稀释液渗透压为258mOsm/kg•H2O,Coulter MD-Ⅱ稀释液渗透压为362mOsm/kg•H2O,那为什么不同公司生产的血液分析仪测定的MCV具有可比性呢?这是因为所有公司研制血液分析仪时,都是以样本的RBC渗透压在正常范围内时产生的体积再由这个体积产生的脉冲电流放大N倍作为研究对象,所以同一样本与F-820稀释液混和RBC体积较大故产生的脉冲电流较大而与MD-Ⅱ稀释液混和RBC体积较小故产生的脉冲电流较小,但是F-820将脉冲电流放大的倍数N较小与MD-Ⅱ将脉冲电流放大的倍数N较大,所以F-820和MD-Ⅱ测定MCV结果可以相同即具有可比性。 ⑦从血液分析仪测定原理去分析可知,多参数血液分析仪其提供的参数,并不是所有参数都是直接测定的,其只对一些参数直接测定,而另一些参数是根据直接测定参数理论推算出来的。因为HCT=MCV×RBC;MCHC=HGB/HCT;MPV同MCV一样不准确。所以血液分析仪提供的参数,不仅MCV不准确,而HCT、MCHC、MPV等参数同MCV一样不准确。 ⑧关于质控∶现在MCV或HCT质控的最高境界是∶质控物的渗透压一定是等渗的,否则会引起正常渗透压样本的MCV或HCT失控。更确切地说∶渗透压是A的质控物的MCV或HCT,其只能控制渗透压是A的样本MCV或HCT;当质控物渗透压呈高渗时,会引起样本的MCV或HCT的失控(全部样本MCV或HCT降低);当质控物渗透压呈低渗时,会引起样本的MCV或HCT的失控(全部样本MCV或HCT升高)。 ⑨加水试验∶用EDTA•2K作抗凝剂,抽血2ml,按常规操作于血液分析仪测定,测得的MCV记作afl;将剩余的血液立即加蒸馏水(加入的蒸馏水的体积不超过剩余血液体积的一半),混匀(根据RBC渗透平衡原理可知,其MCV真值在低渗溶液中应立即变大,即加水后的RBC体积比原来不加水大),立即于血液分析仪测定,测得的MCV记作bfl。试验结果表明b=a。但是用RBC渗透平衡原理去解释必有b>a。对于人们来说,这真是一个难解之谜!但用我的理论非常易解∶血加进蒸馏水,血浆立即变成低渗,所以水立即从溶液流入RBC里,结果使RBC体积变大(假设每个RBC流入cfl的水);但当血用稀释液稀释时,这时的RBC对于稀释液来说,属于高渗,所以水立即从RBC流出来(每个RBC流出的水恰好是cfl),所以用血液分析仪测定MCV没有任可变化即b=a;但是用RBC渗透原理去解释必有b>a。换一句话来说,这个试验表明当样本的血浆渗透压呈低渗时,那么血液分析仪测定的MCV比真值MCV小。以上只是笔者简单的总结,目的是说明血液分析仪在设计上还存在重大缺陷——忽略了细胞渗透平衡定律对细胞体积的影响。对于这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笔者有丰富的经验。总之现有的血液分析仪只用电阻抗法原理;笔者设计的仿真血液分析仪同时用电阻抗法原理和细胞渗透平衡原理,因此仿真血液分析仪对MCV、MCHC、HCT、MPV的测定比现有的血液分析仪具有更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总裁先生,收到此信时,请给我的Email回个音吧。

看贴要回是本分,有问必答是人才,解决问题回贴是公德.
医疗设备维修.维修咨询(请尽可能在论坛提问),协助维修,上门服务.
电话:13991827712

yeec维修网视频培训资料购买链接
BeckmanCoulter DXA系列培训资料
Ortho VITROS 系列培训资料
Ortho enGen_ThermoFisher TCA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培训资料
Roche Cobas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培训资料
Roche Cobas modular系列分析仪培训资料
Horiba-ABX Yumizen系列培训资料
DiaSorin Liaison系列培训资料
Advia2120培训资料
Inpeco-Aptio系列培训资料
Atellica Solution系列培训资料
Siemens Immunoassay系列培训资料 西门子化学发光系列
SIEMENS Advia系列培训资料 西门子生化系列
Toshiba/Abbott系列培训资料 东芝雅培生化系列
Abbott Architect 系列培训资料 雅培生化化学发光系列
ACL TOP 系列培训资料 沃芬TOP血凝系列
BeckmanCoulter Immunoassay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化学发光系列
BeckmanCoulter DXH 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DXH血球系列
BeckmanCoulter自动样品处理系统介绍性培训资料 贝克曼前后处理流水线系列
BeckmanCoulter AU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AU生化系列
BeckmanCoulter DXC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DXC生化系列
LaboSpect003/008/AS 7100/7180分析仪培训资料
Horiba-ABX系列培训资料 Horiba-ABX血球系列
Sysmex 血凝系列培训(CA/CS)
Sysmex 尿液分析系列培训(UF1000/5000/UC3500)
Sysmex 血球系列培训(KX21/POCH/XS/XT/XE)
Sysmex XN系列培训(XN-L/XN1000/XN2000/XN3000/XN9000)
Sysmex HISCL系列培训
可直接淘宝店铺购买https://yeec.taobao.com,或咨询手机/微信:13991827712,QQ:6770823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手机版|小黑屋|加入QQ群|注销账号|yeec维修网

GMT+8, 2024-6-1 07:47 , Processed in 0.409038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